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810字。
  课堂因质疑而精彩──《音乐巨人贝多芬》课堂实录
  浙江省嵊州市马寅中学陈肖
  一、背景  
  《音乐巨人贝多芬》这是一篇名人传记,本文更多地展现其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展示伟大人物的“平凡”一面,体会他作为一个平凡人的苦恼与不幸,进而体会他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而这又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学生们的心中已有一个定势,贝多芬是一个命运的强者,生活的强者,虽然他是个聋人,但他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已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对他的苦闷与烦恼往往忽视,甚至不理解,怎样让他的平凡与他的伟大顽强让学生得到有机的统一认识,我在备课中一直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思考中走进课堂。  
  二、过程描述  
  由“我所知道的贝多芬”导入,让学生谈谈自己心目中的贝多芬,有四、五个学生举手回答:  
  学生1:贝多芬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创作了作品《英雄》、《命运交响曲》、《田园》等,其中《命运交响曲》最为有名,是他的代表作。  
  学生2:贝多芬命运坎坷,1820年两耳失聪,但他仍与命运作顽强的不屈的抗争,最后完成了他的全生涯中最伟大的作品《第九交响曲》。  
  ……  
  正如我所料,学生的回答都抓住了他“伟大”的一面,却没有同学说出他“平凡的一面,没有人体会到一个平凡人的苦恼与不幸,于是我顺势导入;贝多芬是位伟大的音乐家,但他也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他同平凡人一样会遭受病痛的折磨,对孤独忍无可忍,渴望与别人交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走进他内心的世界。”  
  学生阅读全文,理清课文思路,讨论贝多芬是怎样一个人?  
  学生:严肃而善良的人  
  学生:独立而骄傲的人  
  学生:沉郁坚强  
  学生:热爱自然,追求自然,献身音乐的人  
  ……  
  当学生大致概括贝多芬的性格时,我想此时真是大多数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内容有了较深入的理解,于是就发出一问,你们对这篇课文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短暂的沉默……  
  有一学生问:老师,有一处我们还搞不懂,在外貌描写中作者写到“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额,整个描绘出坚韧不屈的生的意志”与“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之间是否矛盾?外貌描写中写出他的坚强,而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则写出了他的较弱一面?  
  我心中暗喜,这一问正好可以解决我备课时的难题!为了解决学生的问题,我作了一个铺垫:那么我们首先来理解一棵树也比一个人这句话的意思吧!
  学生1:一棵树可以谛听大自然的声音,而贝多芬却因为耳聋,他此时比不上一棵树。  
  学生2:一个人常常因为别人的误解而烦恼,而一棵树却不会受别人的误解,所以贝多芬比不上一棵树。  
  学生3:我们可以看见他的孤独与苦闷,没有人理解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