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10字。
  情由景生,一切情语皆情语——《小石潭记》教学课例
  罗定中学梁建华
  一、导入新课
  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我们曾学过他写的《黔之驴》,同学们猜猜看,这位作家是谁?(生答:柳宗元)。俗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透过作者幽美的景物描写,我们能发现他内心的隐秘世界吗?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柳宗元的一篇写景记游的散文《小石潭记》(板书课题)
  怎样学习这篇游记散文呢?我们分三步来进行:1、整体感知,2、探讨研究,3、课外拓展。下面我们分步来学习。
  二、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要求背诵,现在我先背诵给同学们听一听,大家看着课文,一边听,一边整体感受课文内容。请同学思考一个问题,这篇意蕴深厚的山水游记散文,作者是怎样在景物描写中抒发自我的复杂感情的?
  1、示范背诵课文。
  2、让学生提出预习中碰到的问题,扫清字词障碍,疏通文意。
  3、齐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作者隐藏在景物描写中的复杂感情。
  4、多媒体显示整体感知基础题针对性训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为kan         俶尔远逝往来xi     忽yi    然不动参差披拂悄怆幽sui       
  2)解释加点的字。
  伐竹取道蒙络摇缀
  斗折蛇行凄神寒骨
  3)填空。
  作者是按来叙写的,从发现石潭一直到离去,先闻,
  后见。写潭中的景物,先近观、、、,后远望,最后写气氛,抒发感情,流露出作者在政治上受贬后忧伤的心境。
  好!我们对这篇游记的思路内容基本清楚,第一个学习环节“整体感知”到这里结束,下面进行第二个环节的学习——探讨研究。
  三、探讨研究
  这篇文章值得探究的内容很多,我们重点探究两个问题:第一,课文中人(作者)与自然(游鱼、小石潭)的关系,第二、从写作角度进行亮点探究。
  一)人(作者)与自然(游鱼、小石潭)的关系。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在描绘自然景物时,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同学们围绕下面几个问题讨论,弄清人与自然的关系。(学生讨论、交流,共同归纳答案)
  1 、游鱼和潭水有什么关系?
  写鱼的数量、形态(静、动)可以看得清,看是写鱼,实是写水的澄澈透明。游鱼与潭水相互映衬的写法,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2、游鱼跟人有什么关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