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当代诗三首》之《上海夜歌》教学设计。约2840字。
  《上海夜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加强现代诗歌的诵读,运用多种手段和方式激发学生学诗写诗的兴趣。
  2.品味现代诗歌的语言,感觉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
  3.在鉴赏中丰富学生情感世界,提升学生思想认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及难点
  品味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领悟诗人的构思技巧,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很多同学都到过上海。五光十色、灯红酒绿的夜上海一定让我们激情澎湃,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有没有触景生情、一挥而就写出一首《上海夜歌》呢?我们有很多同学可能会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会有“眼前有景道不得”的尴尬。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当代著名诗人公刘笔下的五十多年前的《上海夜歌》。学习现代诗歌的写作技巧。
  二、检查预习,同学们介绍收集的新诗相关知识及作品作家。老师总结。
  (明确:参阅《中国新诗发展概述》
  公刘,当代诗人,原名刘仁勇,又名刘耿直,1927年3月7日生于江西南昌。11岁时在地方报纸上发表致日本小朋友的公开信,宣传抗日爱国思想,1939年写了第一首诗。1946年正式使用公刘的笔名。创作了大量的杂文、诗歌,抨击国民党政权。同时半工半读于中正大学法学院。后因受特务迫害,逃亡上海,正式参加革命。旋赴香港进入地下全国学联宣传部参与学联机关刊物《中国学生》的编辑工作,公开的社会职业是生活书店附设持恒函授学校社会科学组导师和《文汇报》副刊编辑。1948年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港九分会。1949年11月志愿参军,随军解放大西南。先后任新华社四兵团分社见习记者,云南军区《国防战士》报见习编辑,昆明军区文化部文艺助理员。195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5年上调北京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创作室任创作员。1957年被迫中断文学生涯,直至“四人帮”被粉碎。1957年以前,共出版《边地短歌》等作品八种,1979年平反后又出版长诗《尹灵芝》等作品十六种。中国作协理事。公刘认为,创作的生命在于自主的选择,他在全部创作中,始终追求三个目标:第一是有大脑,第二是有骨头,第三是有灵气。)
  三、诵读和思考
  (一)诵读:
  1.教师范读:正音;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2.听录音
  3.找学生阅读读:纠正阅读不当之处。读出情感,读出思考
  (二)思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