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610字。
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
教学设计
严中许娟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文了解“小说化的传记”的写作特点,体会作者抓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进行描写,以凸现人物精神气质的方法。
2、 通过阅读本文了解达尔文写作《物种起源》的不凡过程。
3、 从科学家身上领悟出治学与为人的可贵做法。
教学重难点:
1、 体会作者抓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进行描写,以凸现人物精神气质的方法。
2、 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学习的兴趣与恒心。
课时安排:3课时
课前预习:
1、 查阅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达尔文。
2、 通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简介达尔文,导入新课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2.12—1882.4.19)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派遣的环球航行,做了五年的科学考察。在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经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书中用大量资料证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他所提出的天择与性择,在目前的生命科学中是一致通用的理论。除了生物学之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以及哲学来说也相当重要。
(可补充介绍“参考材料”中“生物进化论”、“《物种起源》的意义”、“生平介绍”、“趣味故事”)
二、介绍方舟子《进化论简史》
由于达尔文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提出了进化论,教材中节选部分主要就是达尔文写作《物种起源》过程那一章,其中涉及许多生物学与进化论知识,所以我们先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常识,对阅读选文会有帮助。(包括:“达尔文之前”“达尔文”“达尔文的三大难题”“伟大的综合”“没有止境的进化”,具体内容见《教师教学用书》P49)
三、介绍作者欧文•斯通
欧文•斯通(1903-1989),美国传记作家,生于加利福尼亚。他的童年生活十分艰难,先是做报童维持自己的生活,后来当过推销员、牧童,替人赶车,暑假期间去果园做工。读完中学后仍打工,赶车、站柜台,在肉食厂、电力厂做临时工等。他读完大学之后,又获南加州大学经济学硕士,后去印第安纳大学任教。
他的写作生涯是从写剧本开始的,以后转向人物传记小说的创作。他的一生写了25部传记小说,其中最有名的是《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1934),还为杰克•伦敦、尤金•德布斯、米开朗琪罗、弗洛伊德、达尔文等历史文化名人写过传,在欧美各国很有影响。
四、文体知识介绍
见课本P104关于“小说化的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