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060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授课:友爱实验中学刘胜武
  地点:中预(2)班教室
  时间:2008年4月1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唐诗精华”是新教材第一个古诗单元,主要教学目的是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为更广泛更深入地学习唐诗打下良好基础。
  岑参擅长写边塞诗歌,并以语言“奇、丽”著称。“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是雪中送别诗。本诗是岑参的代表作之一。他用歌行体写出了西北边塞地区风雪奇寒和送别场面。通过的对边塞地区奇丽的自然风情和雪中送别场景的描绘,抒发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感情以及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怅惘之情,也形象地勾勒出塞北的壮丽风光。
  [学生分析]
  中预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背诵了一些古诗,但也仅限于记忆。进入中预,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让学生对诗歌有一个整体了解(山水田园诗、边塞诗……)。鉴于学生对诗歌的语言特点、表情达意的技巧以及历史背景的生疏,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和作品的基本情况,在不同形式的读、诵中加深对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目的]
  1、通过朗读全文和品读关键语句,感受边塞雪景的壮丽和奇寒。
  2、学习其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体会作者通过景物和场境描写所表达出的豪迈之情及与友人的惜别之情。
  3、积累名句、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初步感受诗歌意境。
  [教学过程预设]
  一、导入:
  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歌流派,一是山水田园诗派,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二是边塞诗派,以岑参、高适为代表。今天我们学习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齐读题目)
  二、解题:
  本诗在体例上属于“歌行体”,唐诗中以“歌”为篇名的作品很多,比如我们已经学习过《登幽州台歌》。
  “白雪歌”即白雪之歌,咏雪之意;“送武判官归京”交代了送别的对象,点明了本诗“送别”的主题。
  三、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唐朝疆域辽阔,国内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不少帝王好大喜功,再加上为了维护边界安全,边关战事不断。当时的政府又实行重边功的人才选举政策,从军戍边成为当时知识分子获取功名的重要途径。不少知识分子或从军、或出使边关,因而能够体验边关战争生活。这种争赴边关的社会风气促使边塞诗创作不断发展繁荣。岑参曾两度出塞,满怀报国壮志出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在塞外纷飞的大雪中送别归京的友人,写出了著名的七言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