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940字。
文言文学习指导
盐城中学高一语文教研组编选
本单元是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先秦两汉时的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如唐宋八大家等)仿古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书面表达的基本形式,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都是用文言记载下来的。作为当代人,读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很有必要,也很有好处。学习文言文可以了解语言的发展变化,可以了解古代社会、古代文化知识,可以从中吸收古代文化的精华,陶冶思想情操,发扬民族传统,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文言(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承传关系。现代汉语是文言的继承和发展,它们之间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显示文言文易学的一面,可以以今度古,“望文生义”;同中有异,又显示文言难学的一面,恰恰说明了“望文生义”常常会出错。语言是思想的直接显示,我们要学习文言表达的习惯,才能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学习文言文要注意文言文学习的一些基本要求,了解文言文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文言文学习的一些基本技巧。
1.文言文学习要重视诵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高中文言文学习要求学生能“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就说明我们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经典名篇和课文的诵读和背诵指导,让学生在一定方法的指导下,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加深对文言文的文意理解,培养语言感知、直觉、积累、顿悟能力,从而逐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培养独立阅读和鉴赏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里所说的文言文诵读是指采用标准的普通话,结合文章或作品中固有的语气、节奏、情感而对文章或作品进行感知、熟悉、记忆、理解的一个过程。因此,文言文的诵读势必就要和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其中就包括正字正音、辨词析句、层次疏理、文意理解、语言鉴赏等多项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
2.要读准文言文的语音-
文言文的语音部分,除了多音字的辨析之外,还包括异读字的问题。文言文异读字有三种情况:
破音异读、通假异读和古音异读。所读破音异读,传统上又叫“读破”。它是采用改变字(词)通常读音的方法来表示该字(词)词性和意义的改变。例如:“失时不雨,民且狼顾。”(贾谊《论积贮疏》)在这一句中,否定制词“不”修饰“雨”,可知这个“雨”字已经不再是名词了,而活用为动词,作“下雨”讲。所以,在习惯上把它读作“yÙ”,以表示和作名词的“雨”的区别。
所谓通假异读,是指在通假现象中,通假字要按本字的读音去读。例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这里的“说”是“悦”的通假字,因此,就应该读成它所通的“悦”字音“yuè ”,而不能再读它的本音“shu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