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180字。
  2009年语文中考专题复习:中国四大名著相关知识归纳
  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
  罗贯中(1330年一1400年之间),名本,号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说家。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确考。据传说,罗贯中曾充任过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幕客.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他还创作有《隋唐志传》等通俗小说和《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戏剧。另外,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水浒传》后三十回也是其所作。
  我国最早的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明代罗贯中著。作者在吸取陈寿著《三国志》及裴松之注、元代《三国志平话》以及有关野史杂记、民间传说等题材的基础上,经过加工熔裁而写成此书,被视为群众和作家创作相结合的产物。原书24卷,240则,清人毛宗岗作了一些修订,成为现在通行的12。回本。全书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生动地描写了从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100余年的历史事件,以艺术的形式高度概括了三国纷争的历史。全书有鲜明的尊刘抑曹倾向。通过赞美圣君贤相,抨击奸臣小人,反映了人民希望有保国安民的人才出来平息动乱、治理天下的强烈愿望,也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全书共有400多个人物,大都刻画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其中尤以曹操、诸葛亮、关羽、张飞、周瑜等描写得最为成功,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小说的另一大成就是对战争的描写。全书写了众多的战争,其中最为精彩的是“赤壁之战”。作者生动地展示出战争中各方人物斗勇斗智的才能和风貌.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艺术享受。
  【相关成语】
  1、如饮醇醪(周瑜):形容一个人气量广阔,起源于正史上周瑜对程普的谅解,形容周瑜心胸宽广。
  2  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3、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4、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5、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6、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7、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8、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9、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10、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11、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2、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13、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4、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5、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