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小题,约13360字。
  2007-2008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测试卷
  (按山东高考体例)
  Xingzhe007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迤(yí)逦 央浼(měi) 负隅(yú)顽抗 咬文嚼(jué)字
  B.胆怯(qiè) 怂(sǒng)恿 同仇敌忾(kài) 畏葸(xǐ)不前
  C.蕴藉(jī) 恪(kè)守 含情脉脉(mòmò) 骁(xiāo)勇善战
  D.草窠(kē)  哄(hōng)骗   风尘仆仆(pú)   拾级而上(shè)
  解析:A.咬文嚼(jiáo)字,C.蕴藉(jiè)D.哄(hǒng)骗。
  答案:B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馈赠走过场貌和神离是可忍孰不可忍
  B.毗邻挖墙脚不假思索冒天下之大不韪
  C.采撷打圆场贪赃枉法翻手为云复手为雨
  D.蝉联烂摊子辑拿归案道不同不相为谋
  解析:A和—合;C复—覆;D辑—缉。
  答案:B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全都恰当的一句是(  )
  A.为了驱除小儿病痛,为了祛除患儿家属的苦恼,她积极引进新技术治疗小儿肺炎等疾病,疗效显著。
  B.法制可以存在于任何历史类型的国家,而法治是作为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产物,只存在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
  C.对于积极的、进步的东西,我们要推波助澜,大力支持;对于消极的、落后的东西,我们要大加挞伐、严厉批判。
  D.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文明礼貌、和气待人,这种与人为善的美德,不仅商业活动中需要提倡,其它活动中也需要提倡。
  解析:A两个词都有“除去”之意。“祛除”是指除去疾病、疑惧或迷信思想等。一般
  指除去抽象的“驱除”则是指用力量赶走,除掉。这里两者应互换。B“法治”是指依据法律治理国家;“法制”是指相关的法令制度。如“实行法治”,“健全法制”。C推波助澜:澜,大波浪。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这里感情色彩不妥。D与人为善:与,赞许,赞助;为,做;善,好事。原指赞助人学好,现多指善意帮助别人。往往误解为“和他人友好相处”
  答案:B
  4.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5月17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与越南国家主席阮明哲举行会谈。
  双方一致同意,继续遵循“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推动中越关系向新的广度和深度迈进。
  B.由于美元贬值的必然结果就是日元升值,这无疑可以帮助投资者减少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C.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学校和老师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不宜参与到炒股当中。
  D.双方回顾了中德关系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意增强各领域交流合作,把中德具有全球责任的伙伴关系提高到新的水平。
  解析:A句子成分残缺,在“……全面合作”后加“的方针”;C“多种多样”、“丰富多
  彩”语义重复;D“增强”与“合作”搭配不当,应改为“加强”。
  答案:B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的关键在于加强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公众理解科学,包括对科学
  知识的理解,对科学活动的理解,对科学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其核心是对科学精神的理解。
  把科学精神注入民族文化是当代科普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表面上看,科学精神难以像科学知识那样容易普及。的确,能够把归纳出来的科学精
  神分成条目背下来,并不等于已经具备了科学精神,而恰恰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精神
  只能通过科学活动来体现。弘扬科学精神与全面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是统一的。一般情况下,人们常常把科学与技术联系起来,这使得人们更多地从实用的角度理解
  科学,认为科学的意义只在于孕育新的技术,从而忽略了科学的文化意义和精神价值。这
  是对科学的误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