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详细解读2008年广东高考作文命题意图、写作指导、评分标准、范文解读。约12370字。
  2008年广东高考作文解析
  广东顺德国华纪念中学余卫兵
  【考题再现】
  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权威解读】
  1、命题意图:
  2008年广东高考作文,命题表现出一种令人欣喜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作文题型变得单纯简明,由话题作文改变为“为题作文”,回避了一直被广大考生和备考老师认为还会考查话题作文,最有可能考查新材料作文的备考思路,得到社会的一直好评,体现了稳中有变、变而不偏的指导思想,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一种现实意义。
  从2004的“语言与沟通”到2005年的“纪念”、到2006年“雕琢心中的天使”,到2007年的“传递”,到2008年命题作文“不要轻易说‘不’”,可以发现,连续四年的话题作文,突变为为“为题作文”,体现出广东高考作文命题思路的改变,使广东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开始出现创新性、引导性、关注性的特点,这种特点对于考生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挑战,因为此命题改变了一直作为学生训练重点和写起来驾轻就熟的话题作文,作文审题和写作的难度就相对加大。从审题难度上来说高于去年,但是对于考生来说不容易离题,基本上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能考出水平来。
  2008年的中国,注定是历史上必须被铭记的年份,从2008年初开始的中国南方地区普遍遭遇特大冰雪灾害,到3月份“台独分子”、“藏独分子”闹分裂,到西方反华实力阻挠破坏中国奥运火炬传递,到4月份的流行性传染病手足口病的发生、到5月份汶川大地震的毁灭性灾难,中国面临着一次次的考验,在这些考验面前,我们能够作出的选择就是“不要轻易说‘不’”,面对苦难、挫折、破坏、分裂不要轻易说“不”,由此可见命题人在对于高考命题的深层思考上,体现出一种对现实生活的高度关注,对时代精神的一种强列引领,具有很强的时代感。这种强烈的时代感,使今年广东省高考作文命题得到社会的一直好评,原因如下:
  一是许多考生和老师都没想到今年广东高考的作文题目会是命题作文,大多数师生认为如果变化,最大的可能性是考查新材料作文;二是作文题目“不要轻易说‘不’”是一个动宾词组,而且是一个带有很强的思辨色彩题目,对考生的哲理思辨能力有较高要求;三是学生对题目的理解要具有个性化的思考,因为“说‘不’”是个传统作文话题,“不要轻易说‘不’”是在传统话题上推陈出新,但较传统话题更具思辨色彩。此命题对“说‘不’”不是全然否定,也不是全然肯定,在审题上要学会一分为二,要对“轻易”和“说不”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增加了审题难度,与2007年的“传递”相比,对考生的理性思维考查更加明显;四是此作文题目引导考生可以联系现实生活热点问题进行思考,从现实生活中找到许多写作的素材,从而使高考作文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成为可能。但要写得符合题意也有一定的难度,关键在于学生能否解清“轻易”一词的内涵以及“说‘不’”的象征意义。审题上的些许难度也为选拔考试建立了合适的区分度。
  由此可见,2008年广东省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与前几年相比,是一个值得称道的作文题目,从过去连续几年的话题作文,到今年的命题作文,应该说是命题者有意为之。这种命题变化体现出未来广东高考作文命题的稳中有变、变而不偏、关注现实、注重思维的特点。
  2、写作指导
  面对“不要轻易说‘不’”这个命题,可以发现题目本身就是一个观点,可以成为立论的中心,加之考题中没有材料和话题的限制,易于入手,可自由发挥,只要针对“不要轻易说‘不’”展开说明“为什么不要轻易说‘不’”即可安全过关,因此审题上做到不跑题很容易。
  从题目的语法构成分析,“不要轻易说‘不’”是一个动宾词组,“不要轻易说”是谓语动词,“不”是宾语,说的对象,所以在审题时,对于“不”和限制语“轻易”要把握准确,从写作内容看,行文构思的范围是“不要说‘不’”的内容,而重点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