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170字。
简洁清析,材料丰富,实用至上。
2009届高三语音复习教案
——围绕常用易错 紧抓多音方言
一、考点说明
内容要求:“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能力要求:A级,识记(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从这一点来看字音答题无太多的技巧可循,应注重积累。
二、依据高考,寻找规律
(一)学生完成近年高考题,寻找规律。[见附录一]
(二)高考字音考查规律
1、越来注重考查常见常用但习惯上易误读的字音。难字僻字愈来愈少,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应用性、生活性、社会性。
2、即使出现个别较难的字音,也基本上是课文中出现过的。如广东卷2007年考查的“趔趄(qie)”“辍笔”“啜泣”,虽相对生僻,但在课文中出现过这些字。
3、由于自主命题的省份增加,各省的自主命题在字音上更注重方音方言误读的考查,引导规范普通话,同时充分体现自主命题的积极功能。如2008年广东省卷的“滋润”、“蕴含”、“堤岸”、“抹黑”、“抹布”、“湖畔”,均为广东话易读错的。
4、常见常用的多音字始终是每年考查的重点。因为不少人易将多音只读成一个音,或不理解意义而将几个注音弄混。如四川卷2006年考查的“模样(mó)”、“解甲归田(jiě)”,2007年考查的“着陆/着想”、 “关卡/卡壳”、 “呜咽/哽咽”。
5、个别普通读音大家比较熟悉,但个别破读的大家不熟悉,但又常用的特定词语中的读音也是每年考查的重点。如“心宽体胖”、“埋怨”、“呱呱坠地”等。
6、形声字望文生义按声旁或其它形体接近的字误读的字(广东俗语所谓的“秀才认字认半边”)也是每年考查的重点。
7、逐渐淡化声调。
三、命题特点
从高考试卷看,命题有如下特点:
1、单项选择形式,多只就字音设题,不与字形、字义结合,但多音字必须理解字义。
2、考查现代汉语中常见常用字音,古汉语涉及到的汉字音不考。
3、所考汉字多见于现行中学语文课本。源自课本注解和课本后的附录,据统计每卷均有4至5个出自此表。
4、考查重点是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特别是其中的形声字、多音多义字、同音字、常用常错字。大多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及《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为命题依据。
四、复习方法
1、积累为主。一是积累语文教材注释中注音的汉字,二是积累平时训练的试卷中注音的汉字,三是积累平时阅读中读错字,特别是多音字。
2、强化记忆。对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中的易读错的字,要强化记忆,准确地读出字音,最好能形、音、义兼顾。记忆重点是《高中语文(必修)》(人教社版),第二册附录《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还可删去许多)、第四册附录《容易读错的字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