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10字。
《孤独之旅》说课稿
局直中学 李艳
《孤独之旅》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地位与作用
这一单元选编的主要是写少年生活的小说,学生通过学习《故乡》一文,已经获得了人生的启示,了解了小说的文体特点。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学习通过多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并为认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说的基本特征,对小说的学习方法、学习侧重点都有了初步认识,但对鉴赏小说的方法、人物的分析和问题的理解都比较肤浅,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分析训练,同时,现在的中学生还有一个普遍的特点:经历的苦难少,缺乏战胜恐惧、孤独的勇气。根据此种情况确立以下的学习目标。
3、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理清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主题。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品味小说意味深长、精美传神的语言。
⑵过程与方法:以自主快速阅读的方法,整体感知内容。运用由情节入手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结合小说三要素来梳理要点。运用选择性阅读、美读的方法,动笔批注,揣摩品味语言。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
4、教学重点:梳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深层感悟小说意味。
新课标中重点提出,要让学生“关注人类”,“倡导探索的学习方式”“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小说中一些典型的描写方法对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主题有不可轻视的作用,基于以上原因,确立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二、说教法
结合新课标理念,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教学方法,以“在情节与现实写照中分析人物,获得情感体验”为主线,通过整体感知、情节梳理,细节品位等情感拓展电脑感环节,运用快速阅读与选择性美读、利用课题巧解主旨、内引外联、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与文章对话,在体验、交流的课堂中逐步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说学法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走进文本,读出感受,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用圈点批注的方式体味推敲细节,提高阅读欣赏水平。
教学过程必须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文章文体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学习需要,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形式。
四、说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由题目入手,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谈出对“孤独”二字的理解,这种有感情共鸣的导入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起来入情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