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560字。
《一次有意义的集体视听活动》课堂实录
  活动目的:
  现代社会里,中学生信息量获得之多是空前的。信息获得源除了书报,也就首推影视了。与诗歌、戏剧、歌舞、绘画、雕塑等这些艺术样式相比,影视更贴近大众,为大众所熟悉,为大众所喜爱。
  一个中学生可以一个星期不读一首诗,不看一幅画,不看一部小说,但却不可能不看一次电视(包括电影)。所以说影视是学生接触最多的艺术样式之一,那么为培养学生的欣赏,鉴别能力,最现成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视听方法,培养良好的视听能力,特别是视听并用的能力,提高视听质量,并养成在视听时,尊重别人的良好的视听习惯。
  [教学过程]:
  师:  放暑假时,老师曾经要求同学们有选择地看一些影视片写成影评,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要写一篇比较成功的影评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生1:必须先弄清影片叙述的是一件什么样的故事,起先怎样,中间发生了哪些故事,再后来怎样,最后结果如何。
  生2:必须弄清影片所演的主要内容。
  师:  这两位同学的意见我们都同意吧?那么,要弄清故事梗概,就必须掌握正确的视听方法,养成良好的视听习惯,培养良好的视听能力。这也是这一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师:  请同学们先听一段录音并回答问题。(放录音)
  气度也称气量,一个有气量的人,往往是胸有大志而又能体谅别人的人。胸有大志,就不会计较小事,不争一日之短长、一言之褒贬;体谅别人,就能容忍别人的缺点。
  古之成大器者,都是有气度的。
  唐朝的韩愈和柳宗元在政治见解、文学见解上很不相同,两个人几乎论战了一生。但是,当柳宗元死后,韩愈怀着哀痛的心情写了《柳子厚墓志铭》,赞扬了柳宗元品格上的高风亮节,并没有因为多年的政治和文学论点而耿耿于怀。
  谅解别人,不计较别人对自己的褒贬,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情操高度。人与人之间,争论是难免的,但不能记仇,事过之后,仍以同志、同学、朋友对待他,这样才算得上有气度。
  伟大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是人类友谊的典范。这种友谊是基于共同的伟大革命理想而建立的,也是靠彼此的理解、谅解来巩固的。恩格斯在夫人逝世后,由于没有接到马克思的哀悼信,也曾有些难过。但是,他对马克思的经济资助一如既往。后来,恩格斯得知马克思一家在获悉他夫人逝世消息后,曾痛苦万分,哭得很伤心,他又主动向老友一家表示了歉意。革命导师的这种博大胸怀,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青少年在培养自己道德情操时,要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气度培养,克服斤斤计较的毛病,克服妒忌思想,克服猜疑心理,这对于成就大器是很有帮助的。一个人只有理解别人,谅解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理解和谅解。只有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和睦友好的关系,社会上才能形成积极健康的良好氛围。
  1.一个有气量的人往往是          而又能          的人。
  2.文中两个事实论据涉及4个有气度的人物,其中突出赞赏的两个人是(   )
  A.韩愈     马克思     B.韩愈     恩格斯
  C.柳宗元   马克思     D.柳宗元   恩格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