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3460字。
鲁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文言文专题训练
一、基础练习题。(45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6分)
①贫者语于富者( ) ②子何恃而往( )
③吾数年来( ) ④一瓶一钵足矣( )
⑤环谒于邑人( ) ⑥不能称前时之闻(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6分)
①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 ②吾材之敏,倍人也( )
③蜀之鄙有二僧( ) ④未尝识书具( )
⑤指物作诗立就( ) ⑥不能称前时之闻( )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8分)
①天下事有难易乎?( ) ②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
③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 ④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
⑤忽啼求之。( ) ⑥卒之为众人( )
4、用斜线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6分)
①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②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③子何恃而往 ④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⑤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⑥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5、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的词。(4分)
①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
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
③父利其然( )
6、一词多义辨析。(5分)
①日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日初出大如车盖( )
②去 西蜀之去南海( ) 等君久不至,已去( )
③顾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
④于 贤于材人远矣( ) 于舅家见之( )
⑤闻 余闻之也久( ) 不能称前时之闻( )
7、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2分)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②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
8、古诗词积累。(8分)
①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 ,谁家新燕啄春泥。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明月别枝惊鹊, 。 ,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清平乐》)
④开轩面场圃, 。(孟浩然《过故人庄》)
二、综合练习题(课内精段阅读)。(40分)
(一)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24分)
9、本文原题《为学一首示子侄》,表明作者的写作文目的是勉励子侄们努力学习。作者对于求学、做学问的观点是贵在立志,事在人为,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坚持下去就一定有成效。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论证方法上有何特点?(5分)
答:
10、选段中富僧先后两次对贫僧说:“子何恃而往?”它们的语气与含义有什么不同吗?(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