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00字。
从孔子孟子
  专题教学目标
  通过孔子孟子的自白,了解两位伟人的志向抱负和人生追求
  认识孔子孟子并名传世的原因以及他们为中国文化做了的贡献
  夫子自道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读懂选文的内容,通过孔子孟子两位伟人的自我评价,了解他们的生平追求。
  2、诵读积累有哲理的名言名句
  教学重点
  1、熟读所选的篇章,掌握“言”的相关知识
  2、初步读懂内容,并对文本有所思考
  教学难点:
  1、孔子的“乐以忘忧”与孟子的“忧患”意识不同之处
  2、孟子的“本心”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
  1、阅读教材的第十专题,了解《论语》和《孟子》
  2、了解学习《论语》《孟子》所要探究的内容,并能搜集相关的资料
  3、对照文下注释,初步扫清文言障碍,大致了解选文内容 
  4、画出自己的疑问,以备课堂提问
  二、课堂教学
  (一)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学生介绍《论语》《孟子》
  2、检查文言基础知识的预习
  ①指名学生分别朗读1-6章和第7章,其余学生注意正音和纠正句读。
  强调:矩(  ) 盍() 肱(  ) 叶公(  ) 有所不辟(  ) 
  箪(  ) 嘑(  ) 蹴(  ) 
  (二)课堂自学,讨论交流,老师指导强调,解决“言”的内容
  1、对照注释,逐句翻译内容
  2、对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的词以及特殊句式,作出特别的解释。
  3、画出自己不解的词句。
  5、学生根据自学的结果,提出自己的疑问,老师组织学生讨论解疑
  6、指名学生分别翻译各章内容,师生及时纠正错误
  (三)老师对文言知识的重点现象作强调,学生及时整理基础知识
  1、词语:
    (1)通假字:
      ①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 “有”通“又”
  ②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尔”通“耳”
  ③故患有所不辟    “辟”通“避”
  ④嘑尔而与之     “嘑”通“呼”
  ⑤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 “与”通“欤”
  ⑥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
  ⑦女奚不曰      “女”通“汝”
  ⑧知者不惑      “知”通“智”
  (2)古今异义的词
  饮水:凉水    子路不对:不回答   我无能也:不能做到  
  (3)词类活用
      ①与朋友共:形作动,共享
      ②敝之而无憾:敝,形作动,用坏了
  ③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动用法
  ④饭蔬食:以……为蔬,意动用法
  ⑤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德”,名作动,感激
  2、特殊句式
  ①必有忠信如丘者:状语后置句
  ②叶公问孔子于子路:状语后置句
  ③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状语后置句
  ④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判断句
  三、布置作业
  1、翻译句子
  ①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②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