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荷塘月色》教案84
分类:
语文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45 KB
评级:
时间:
2008/9/7 8:53:03
下载:
本月:1 总计:317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4210字。高一语文教学案5
荷塘月色
教学目标
(1)理解作品中的感情线索,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2)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3)揣摩优美的艺术语言,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一、导语
他,满腹诗书,无愧于“自华”之名;他,清正、清洁、清廉,无愧于“自清”之名。他,宁肯饿死也不食美国的救济粮,体现了堂堂七尺男儿的铮铮傲骨,他是中国知识分子挺起的脊梁。他,就是朱自清。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
二、自主学习
1、 作者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2、 预习
幽僻( pì ) 参( cēn )差( cī ) 颤( chàn )动 袅娜(nuó ) 梵(fàn )阿( ē )玲 妖童媛(yuàn)女 mò mò( 脉脉 )的流水 xī( 嬉 )游 mí( 弥 )望 miǎo( 渺 )茫 piōomiǒo( 缥缈飘渺 ) 倾xiè( 泻 ) 水xiè(泄)不通 bān( 斑 )驳 qiòo(峭 )楞楞
三、课文分析
(一)理清思路
1、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感受的语句,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怎样的变换?理清情与景两条线索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全文的文眼,含蓄地流露出作者的不满,现实的彷徨和苦闷的心情。同时也点明了欣赏荷塘月色的缘由,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
(2)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提问: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
不自由,苦闷彷徨、想逃脱又难以超然。
(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是作者感情由淡淡的哀愁进入淡淡的喜悦的触发点。“受用”成了下文景物描写的感情基调。“且”字表现出作者极欲逃脱现实,但又明知只是暂时解脱、不得已而为之的复杂心态。
(4)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蝉鸣蛙鼓反衬周围环境的寂静和作者内心的寂寞。终究难以排遣心情的不平静,淡淡的哀愁又起。
(5)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并没有被眼前这光景所感染,暗示了重新面对现实的无奈和悲哀。
(6)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表示作者经过种种变化之后的情况,他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要追求理想的精神家园。
小结:景的线索 出家门——经小径——绕荷塘——回家门
情的线索 不宁静——找宁静——享宁静——不宁静
(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
2、本文写景与抒情是怎样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本文在写景、抒情的结合上有独到之处。在对自然美的描写和赞美中,渗透着自己孤高的情志,深沉的感慨和对美好自由的向往。作者“难得偷来片刻逍遥”,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悦中,看到树色“阴阴的”,具有一种朦胧的感觉,月光淡淡的,好像作者的心头也有一层挥之不去的愁云。灯光“没精打采的”毫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荷塘月色》视频素材3 苏教版
《荷塘月色》教案83 人教版
《荷塘月色》教学课例 人教版
《荷塘月色》教案及点评 人教版
《荷塘月色》ppt163 人教课标版
《荷塘月色》视频课堂实录4 人教版
《荷塘月色》视频课堂实录3 人教版
《荷塘月色》flash课件27 人教版
《荷塘月色》备课资料2 人教版
《荷塘月色》视频课堂实录2 人教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