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00个字。
  《保卫大坝》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通过场面描写渲染气氛的方法。
  2、感悟人民子弟兵面对灾难所具备的精神素质。
  说明:本文选自钱钢的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书中记录的是发生在30年前20世纪世界范围内最大的自然灾害——唐山大地震。那一年,有一个“脚蹬翻毛皮鞋、肩背手压式喷雾器、身穿防疫队的白色大褂,整日奔波在那片震惊世界的废墟上”的23岁青年,10年后,身兼记者和作家双重身份,重回唐山,写出了影响深远的报告文学作品《唐山大地震》。本课文记录的是震痛人心的
  唐山地震之后的次生灾害——陡河水库大坝即将溃堤,人民子弟兵保卫大坝的惊心动魄的过程。作者用真实、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再现了那段永不磨灭的历史记忆。作为读者“揪心”的感觉直到“艰难保卫”成功之后才“释然”。这是文章通过场面描写渲染氛围所产生的“感同身受”的效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圈划、朗读,进一步体会人民子弟兵所具备的精神素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以朗读为基础,辅以圈划、品味词句等方式,感受文章所营造的紧张氛围和感人画面。
  2、难点:感悟人民子弟兵“义不容辞”的朴素使命和“积极感人”的坚强力量。
  说明:这是一篇真实、生动的纪实性报告文学,教学的重点设计为借助圈划、朗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把握文章通过场面描写渲染气氛的方法。而对于文章中所体现的人物精神,学生有可能会有“贴标签”的思维,理解成“伟大、坚强、不畏艰难”而已。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蕴含的情感和力量:面对灾难人民子弟兵“义不容辞”的朴素使命和“积极感人”的坚强力量。这是战胜灾难的根本所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