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150字。  
  《胡同文化》教学实录
  安师大附中 朱诵玉
  授课教师:安师大附中  朱诵玉
  授课地点:芜湖市十二中多媒体教室
  授课对象:芜湖市十二中高一(8)班
  听课老师:芜湖市区及三县部分高中教师
  本课性质:芜湖市“点拨——创新”多媒体教学公开演示课
  (说明:借班上课,师生彼此陌生,故在上课前,教师步入学
  生中,边漫步边和学生低头交谈,作些沟通,以拉近师生距离)
  上 课
  师:早就听说,八班的同学都很聪明活泼,热情大方,我就非常愿意和这样的同学一起学习交流,(生笑)但耳听是虚,眼见为实,是不是真的这样呢,还要看大家的表现哦。
  (先扬一下,让学生兴奋起来,再抑一下,激起其不服气的精神)
  师:在上课前我想先请大家听一首歌。
  (播放《故乡是北京》,让学生感受一下音乐和图画)
  师:听了刚才的歌,你们对北京有什么印象呢?请大家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
  生1:北京很古老。
  生2:北京也有高楼大厦,是现代化的大都市。
  生3:北京是十朝古都。
  师:其实北京不仅是帝王之都,也不仅是现代化的大都市。在北京城里有着许许多多的胡同,它们也一样是北京文化发展和历史变迁的见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北京胡同的文章。
  (展示课题及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重点)
  师:你们觉得胡同是什么样的?
  生4:胡同就是小巷子
  生5:胡同四四方方的。
  师:像四合院?(抓住学生回答的不足,巧加引导,为后面介绍四合院伏笔)
  生5:是的!
  师:那是死胡同!(众生笑)
  师:十二中门前这条路是不是胡同?
  生6:是比较宽大的胡同。
  师:芜湖市的北京路呢?
  众生齐答:不是!
  (展示胡同图片,让学生有感性认识)
  师:那么什么是“文化”呢?
  (屏幕展示: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
  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文化具有阶级性、地域性、民族性。)
  师:“胡同文化”是哪个阶级的文化?
  生7:市民阶级。
  师:哪里的市民?
  生8:北京的市民。
  师:北京什么地方的市民?
  生9:北京胡同里的市民。
  师:那么胡同文化就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