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50个字。
《地下森林断想》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散文的特点,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散文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感受地下森林所表现的顽强不屈的生命力。
【教学重点】体会地下森林顽强不屈的生命力。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主题中的时代精神和个人思想烙印。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 身为宁安人, 你是否为这里的一草一木感到骄傲自豪, 这里有响誉全国的响水大米, 有驰名中外的高山堰塞湖——镜泊湖。万千年前的地动山摇不但制造了平湖, 也制造了峡谷。当年的峡谷, 今天变成什么样了呢? 让我们一同去领略它绝不媚俗的景观, 去体会其生命力的伟大。
生:兴奋。
师:多媒体投影( 火山喷发演变成高山堰塞湖的过程及现在地下森林的美丽景观)
生:投入地观看。
师:看了这段录像, 请同学们谈一谈你的感想?
生1 :地下森林的景色很美丽, 就在我们市内, 有机会真想去看一看。
生2 :在火山喷发岩交浆的涌动中我感受到了生命力的伟大。
生3 :我们宁安市有这么美丽的景观, 身为宁安人, 我感到自豪。
师:大家说的不错, 面对大自然创造的伟大奇观, 我们怎能不为之动容, 今天我们就来领会著名作家张抗抗面对这一景观, 笔尖涌动出的是怎样的一种真情。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生4 、5 、6 读课文,其他同学欣赏。
师:多媒体投影配乐朗读。
生7 :投入地大声练读一段。
(设计意图:意在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把握课文内容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一是提炼课文的主题思想。)
师:通过预习和再次读课文,相信你对这篇文章的内容有了初步了解,那么你能从几个方面,概括一下地下森林的“品格”,并作一些解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