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30个字。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自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30分)
1.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诓骗kuāng 自刎wěn 造诣zhǐ
B.庇护bì 倔强jiàng 给事gěi
C.蜷起qüán 蹒跚pán 鄙夷bí
D.校订jiào 嫉妒jí 要塞sài
2.下列四组词语中,每一组都有一错别字,请改正。(4分)
A.死心塌地 前呼后佣 下马威 ( )
B.埋头苦干 无稽之谈 姝不知 ( )
C.地大物薄 怀古伤今 状元桥 ( )
D.舍身求法 为民请命 袢水池 ( )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B.死心塌地: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
C.无稽之谈:说话毫无根据。稽:根据。
D.质厚:朴实厚道。
4.修改下列病句。(4分)
A.开展班级文娱活动是会得到老师支持的。
B.暴风雨来临之前,我的窗外走着许多步行回家的人。
5.对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运用仿词手法,驳斥了敌论论证不合逻辑,反动派早已失掉了他信力了。
B.中国人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运用反语的手法,强调已到了自欺欺人的地步。
C.这一类的中国人,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运用反问句式,强调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不多。
D.他们从没听说过什么叫“傻瓜式的问题”——运用比喻,生动地说明了他们渴望理解世界。
6.翻译下面画线句子。(4分)
A.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家贫,给事县为亭长。
B.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
7.对课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反驳了“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这一观点,并用事实证明了中国人还有大量没有失掉自信力的。
B.邓拓在《吴汉何尝杀妻》一文中否定了吴汉杀妻的历史真实性。
C.金克木在《大小猫洞》中告诉读者遇事要勤动脑筋。
D.卡尔•萨根在《世上没有傻问题》一文中,指出儿童提出的一些问题都是幼稚的、可笑的、荒唐的,不要去理它们。
8.填空。(6分)
A.《吴汉何尝杀妻》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当代_________家、_________家。福建闽侯人。此文发表时署名___________。
B.《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我国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散文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