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20个字。
辩论,点燃语言智慧的火花(发表于《读与写》)
——中考辩论题解析
福建永泰县教育局 温志成 350700
[题型点击]
辩论,是一种高水平、综合性的口语交际活动,其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社交生活之中。它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语言艺术。对辩论双方来说,它不仅是知识的较量,也是智慧的较量,更是语言艺术的较量。千百年来,辩论都以其严密精湛的逻辑思维和咄咄逼人的论辩气势,显示出震撼人心的力量,放射出璀璨夺目的光彩。由于辩论能够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考查学生听辩中捕捉信息及作出快速反应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所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技巧性于一体的语言实践活动题越来越受到许多考区的青睐,成为了一种热门题型。
[经典考题]
例1.小文主持了一场“我看汉语魅力”辩论会,正方反方激烈交锋。
正方:汉语魅力无穷。同样一组词语,按不同顺序组合,就能表示多种多样的意思。目前,在亚洲、欧美许多国家,一股汉语学习的热潮正随着中国对外影响的扩大而日益膨胀,汉语必将成为全球的强势语言。
反方:汉语的魅力在消退。①汉语中有些同音词、同义词混淆难辨,造成听读障碍,影响我们的学习兴趣。②目前,许多幼儿园开了识字课,增加了幼儿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幼儿快乐成长。③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外语的强势地位越来越突出。因此,汉语的魅力之光逐渐暗淡了。
(1)正方辩词的画线句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应把“ ”改为“ ”。 (2)反方辩词中的第 句(只填句子序号)不能证明反方观点。
(2007年南京市中考题)
解析:这是一场关于“汉语魅力”的辩论会,题干中不仅列出了正反双方针锋相对的观点,同时也列出了各自的辩词,从中可感受双方交锋的激烈。第(10小题中用词不当的是“膨胀”一词,这个词语常用来借指某些事物扩大或增长,用来形容“学习的热潮”不妥,可改成“高涨”。辩论的终极目标,是否定彼方论点的成立、肯定己方论点的正确。所以辩词应该要能有力论证自己的论点反驳对方的观点,而反方中的第②句讲的是幼儿的学习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