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820字。问题导学教学方法实践示例
  宁海明望中学 陈语
  一、《荷塘月色》导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借助各种阅读手段感受朱自清散文独特的语言魅力并初步感受朱自清散文“言”“情”之间的神秘联系。
  二.一般资料:
  作者简介: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1898年11月22日出生。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写作背景:1927年   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略。在学生需要时使用,不作一般的语文知识介绍。)
  三.文本解读:作为一个自由知识分子对“属于自己的自由世界”的向往,陷入进退失据的困境的无奈。一方面,看到“一切价值都归于实际的行动”的社会必然;另一方面,固守知识分子的“自我”追求而产生的被毁灭的恐惧。
  四.教学重点: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熏练语感
  五.教学难点:对语言深层含义、感情色彩的把握——“言”和“情”的神秘联系。
  六.导学过程:
  1.问题导入:
  ①课文结尾“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指什么?为什么“惦”江南?作者“到底”“惦”什么?试结合全文从文中找到例子解释你的看法。
  ②如果把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凝缩描绘成两幅画——荷塘月色图和江南采莲图,你认为作者更喜欢哪幅图?你能说说理由吗?
  ③“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你认为作者想什么,想做什么?什么不想做,不想说?
  ④“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作者心情到底是怎样的?
  ⑤能否搜集有关荷花、月亮的诗文,能否说说我国特定文化背景下荷花、月亮有何特殊的内涵?
  ……
  (问题可作为备选项)
  2.导学过程:
  ①自读——自由朗读全文。
  ②选取任何一问直接进入课堂学习,任何一问的立足点都是“语言”本身!
  ③文本撷英: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忽然想起”“总该另有样子”“满月的光——月光淡淡?”
  “今晚却很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