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20字。
《声声慢》教案
西科一中任保平
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把握意象,抓住意境,体会词中情感。
2、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联系理解其作品内容。
3、引导学生由读词到知人,进入词人苦闷、复杂的内心世界。
教学重点及难点:1、体会词人之“愁”情。
2、把握古典诗词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属性。
3、积累一点读词的方法、步骤。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诵读品悟,探究学习,对比阅读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利用画面或音乐,营造氛围,让学生能够融入词的意境中。
(由学生或教师引出李清照)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她是旷古绝今词坛奇女——李清照。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用心去感受她的万古愁心。
二、 读词:
1、 朗读,整体感知
(1) 听录音,自己默读
(2) 随配乐,自由朗读
引导: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词也有词眼,本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明确:愁。
引导:你能找出为全词定下愁调的句子吗?可以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词意,或者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明确:“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词人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了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及其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内心世界(或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引导:让我们具体探讨一下词人是如何表达她的悲苦愁绪的。
2、 品读,体验愁情
品读提示一:抓住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引导:你认为词中能直接表达词人心声的有哪些句子?
明确:“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等。
引导品析首句:她在寻觅什么?寻到了吗?最后的心情怎样?
有人这样分析《声声慢》起句十四字叠字的妙处——总言心情之悲伤。中心无定,如有所失,故曰“寻寻觅觅”。房栊寂静,空床无人,故曰“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六字,更深一层,写孤独之苦况,愈难为怀。你的体会如何?
明确:起句形象用了七组叠词,直接抒情,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重创巨痛后的愁苦的心情。开篇奠定了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