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130字。
说明文阅读知识与技巧
一、分类
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
二、说明的顺序
1、时间顺序:以时间的先后为序,先发生的先写,后发生的后写。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说明书籍的演变过程和它的各个阶段的特点。
2、空间顺序:也称方位顺序,依据构成一个事物各部分的顺序来写,或由前到后,或由上到下,或由外及里,或由大到小,或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或按东南西北的方位。
3、逻辑顺序:是按照事物内部的联系来说明事物的一种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有因果关系、主次关系、现象与本质关系、相辅相承关系等。说明事理,说明多特性、多功能的事物,往往采用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 的说明顺序对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三、说明的方法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资料。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例子,对事物加以说明。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 。
②、分类别:是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 加以说明。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选择有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说明。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或事理某些方面的特点作概括的解释,或用词语释义的方法来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某些特点。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运用打比喻的方式说明,形象、生动说明事物的特征。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通过描述现象、状态、变化过程来说明事物。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要的话语给事物下定义,以突出事物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说明事物的特征。 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列举数字具体、准确说明事物的特征,有确数、约数之分。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一目了然,节省文字 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