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52题,约24000字。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庭梅野鹤
  知县的青纱小轿在村道上的皑皑白雪中起起伏伏,在苏庭梅的眼中起起伏伏,像一面炫目的旗帜。转过弯,看不见了,苏庭梅才慢慢地走回暮色渐起的院子。白日的气氛沉淀下去了,墙边的青竹静静站立。窗前的那株老梅正热闹,虬曲横斜的枝干上繁密无数的梅朵浴着雪光盛开。
  县太爷的小轿这是第二次光临了。
  苏庭梅点上灯,如豆的灯光在清冷中轻轻摇曳。孑然而立的苏庭梅游目四顾,壁间除了管砚,除了他用管砚涂出的一幅幅梅图,除了一个画者的清寒,还有什么呢?另外一间房子里,形容枯稿的妻子正搂抱着孩子在如铁的布衾之下瑟缩不止。
  这时候,知县的青纱小轿又开始在他的眼前起起伏伏。
  知县是个好官。治事有方,政绩显著,且廉洁如水,知事三年,清风两袖,百姓口碑极好。知县听说了苏庭梅,知县听说了苏庭梅的画和诗,知县还听说了苏庭梅的无匹的才气,知县便动了惜才的念头。知县要让苏庭梅走出荒僻的乡村,去仕途上铺一路锦绣。朔风渐起的时候,县太爷的小轿着一路黄尘飘落在苏庭梅的门前。苏庭梅用一杯清茶为县太爷洗尘,画了一幅画送给县太爷。一株铁骨铮铮的梅花在荒野里傲对风雪,这是苏庭梅给县太爷的回答。
  知县没有罢手,知县的青纱小轿又一次打破了乡村的宁静。
  面对第二次光临茅舍的县太爷,苏庭梅久久沉默。苏庭梅的背后有卧床的妻子,有嗷嗷待哺的孩子,还有清苦了半辈子的日子,苏庭梅觉得他应该对县太爷说容我三思。
  苏庭梅对着那株梅花站了三天三夜。雪光中梅花依旧热闹。可除了他还有谁知道这热闹?
  苏庭梅推开窗户,空中又是雪花纷纷扬扬了。那丛青竹承受不了雪的重压,本来挺拔的躯干已微微有些倾斜。一树繁闹的梅花这时候已被雪覆盖,只隐隐透出点点红色。
  苏庭梅仰天一声浩叹,然后闭上眼睛,静静对着窗外漫天的风。
  苏庭梅就开始打点行装了。
  这时候苏庭梅接到了一幅画,辛野鹤让人送来的。
  展开来,是一幅牡丹,大红大绿,俗艳至极。苏庭梅连连摇头,
  辛野鹤的画俊逸古雅,超然高蹈于俗尘之外,这哪里有半点野鹤之风?
  再看落款曰:“廷梅兄雅正。”苏庭梅眉头皱得更紧,怎么,字也写错了,“庭梅”变成了“廷梅”?一生至交,竟出现如此失误?
  凝思良久,苏庭梅突然以掌击额,然后又是一声浩叹:野鹤!野鹤!
  苏庭梅看窗外,雪更大了,老梅的点点红色也不见了。苏庭梅笑了,苏庭梅给自己说,这梅的热闹我苏庭梅知道,雪知道,天知道,还要让谁知道?
  苏庭梅修书一封,让人送往县衙。
  苏庭梅到底没有去县城,等待他和辛野的结局是终老荒村。另外还有一个结局,苏庭梅和辛野鹤双双成为画坛的一代名字。
  1、县太爷的“青纱小轿”在苏庭梅眼中变成了一面旗帜,这透视了苏庭梅怎样的心理?
  2、小说两次写到病妻弱子,在突出人物方面的作用是什么?
  3、文中两位画家都曾以画传意。请具体分析画的内容及其寓意;
  苏庭梅的画:                                                                        
  辛野鹤的画:                                                                           
  4、①苏庭梅要对县太爷说容我三思,并且在梅花前站了三日三夜。这些行为表现了苏庭梅怎样的心理活动
  ②苏庭梅突然以掌击额,然后又是一声浩叹:野鹤!野鹤。这些行为表现了苏庭梅怎样的心理活动
  5、对这篇小说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
  A、 本文采用插叙的手法,写县令惜才,两次造访,但苏庭梅最终清贫自守,终成画坛一代名家。
  B、 作者没把县官描写一贪官,他为政清廉,这样,其用意是指官场并非完全黑暗,以彰显苏庭梅之迂。
  C、 苏庭梅面对梅花浩叹之后打点行装,是为了暂时躲避县官善意的劝导。
  D、 小说多次写到梅,不仅意蕴丰富,而且活化出苏庭梅矛盾复杂的心路历程。
  E、 苏辛二人的命名很有艺术性。“梅”是岁寒三友之一而“闲云野鹤”历来是古代隐逸之士的写照。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永远的门
  邵宝健
  江南古镇。有一口古井的小杂院。院里住了八九户人家。一式古老的平屋,格局多年未变,尽管人们房内的现代化摆设是愈来愈多了。
  这八九户人家中,有两户是一人独居——单身汉郑若奎和老姑娘潘雪娥。
  郑若奎就住在潘雪娥隔壁。
  “你早。”他向她致意。
  “出去啊?”她回话,随即擦身而过。
  多少次了,只要有人幸运地看到他和她在院子里相遇,听到的总是这么几句。这种简单的缺乏温情的重复,真使邻居们泄气。
  潘雪娥大概过了四十吧。苗条得有点单薄,瓜子脸,肤色白皙,五官端庄。衣饰虽时髦又很素雅。她在西街那家花店工作。邻居们很不理解,这位端丽的女人为什么要独居,只知道她有权利得到爱情却确确实实没有结过婚。
  郑若奎在五年前步潘雪娥之后,迁居于此。他是一家电影院的美工,据说是一个缺乏天才的工作负责而又拘谨的画师。四十五六的人,倒像个老头儿了。头发黄焦焦、乱蓬蓬的,背有点驼。瘦削的脸庞,瘦削的身躯,只有那双眼睛大大的,烁着年轻的光,烁着他的渴望。
  回家的时候,他常常带回来一束鲜花,玫瑰、蔷薇、海棠、腊梅,应有尽有,四季不断。
  他总是把鲜花插在一只蓝得透明的高脚花瓶里。
  他没有串门的习惯,经常久久地呆在屋内。有时他也到井边,洗衣服,洗碗,洗那只透明的蓝色高脚花瓶。洗罢花瓶,他总是斟上明净的井水,噘着嘴,极小心地捧回屋子里。
  一道厚厚的墙把他和潘雪娥的卧室隔开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