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3道题,约7650个字。
  2008-2009学年响水县小尖片“六校”联考
  九年级语文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一) (二) 
  得分 
  本试卷分三部分,共8页,计22题。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友情提示:请认真阅读,仔细审题,冷静思考
  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运用(共40分)
  (一)积累(共26  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5 分)
  瞧瞧那漓水,碧绿碧绿的,绿的像最(chun)的青梅名酒,看一眼也叫人心醉。再瞧瞧那沿江(cuan ju )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骨(lin xun)的却又像那样玲珑剔透。
  (摘自杨朔《画山绣水》)
  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3分)    (    )
  A.为了保护自然环境,这项工程的设计人员决定改弦更张,重新设计,选择更为恰当的施工方案。
  B.为防止有毒奶粉再次流入市场,有关部门迅速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查封加工窝点,堵住了生产的源头。
  C.元旦期间,北京故宫接待量达到11.48万人次,是最大接待量的2.3倍;游人摩肩接踵,难以感受紫禁城的庄严气氛。
  D.春节期间,某市大型商场扩大营业面积,但前往购物的消费者却寥寥无几,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3、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
  A.只要我们领会了书中的精华,才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B.如何防止驻伊美军免遭汽车炸弹的袭击,这是美国政府头痛的问题。
  C.“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道出了我们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心声。
  D.救援物资迟迟未到,他们很难克服粮食紧张,淡水缺乏。
  4、默写。(10分)
  (1)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  ,春江水暖鸭先知。
  (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    ,乱红飞过秋千去。
  (5)请写出两句关于气象物候的谚语:,。
  (6)那柔曼如提琴者,是;那清脆如弹拨者,是。
  (7)说起黄山,人们很容易想起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
  ”。
  5、名著阅读。(5分)
  (1)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有人出了一幅对联。上联是“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请你结合《水浒传》中的有关情节写出下联。(2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
  《水浒传》
  (2)《鼎湖山听泉》第一段写到:“过了寒翠桥,还没踏上进山的石径,泠泠淙淙的泉声就扑面而来。”写法上看,正如《红楼梦》中写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人名)请写出与此人有关的两个事件:,(3分)
  得分分 评卷人 (二)运用(共5分)
  6、请你仔细观察下面的这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1)分别用一个成语来反映两个人看到同样的数字“4”后的不同心情。(2分)
  左:_______________右: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则漫画的内容,并针对漫画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得分分 评卷人 (三)综合性学习(共9分)
  7、中新网9月25日电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神七”任务总指挥部总指挥长常万全宣布: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已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圆满成功。
  北京时间25日晚9时10分许,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航天员将在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飞船上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并且首次进行太空行走。
  (1)为了了解更详细的情况,新星中学初三(1)班学生通过无线电接通了航天员翟志刚的电话,让你连线,你会对他怎么说:
  (2分)
  (2)多少世纪以来,能够飞天一直是人们的梦想,今天终于盼来了这一天,李白曾经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引吭高歌:,
  。(2分)
  8、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5分)
  材料一:美国教育机构仅为高中学生求学期间列出的必读的经典书目就有20部之多。这个书目包括: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弥尔顿的《失乐园》,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惠特曼的《草叶集》等。这是美国高中在校生的必读书目,而且教育部门规定,这些书目数十年不变,且要参加相关内容的考试。
  材料二: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目”,仅初中三年就有吴承恩的《西游记》,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等。以江苏常州市的中考为例,自2004年每年的中考都把名著题作为必考的题型。现实的情况是:我们常常看到现在许多中小学生的经典阅读只停留在对“绘画中国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同时,肆意改编经典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西游记》被‘大话’,《三国》被‘水煮’。”
  ①从两则材料中你得出的共同结论是什么?(2分)
  ②针对材料二中所存在的现实情况,请你联系自己阅读文学经典的体验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阐述。(3分)
  题一、举例说明阅读文学经典对我成长的意义
  题二、浅俗化的经典阅读给我们带来的不良后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