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0180字。达州市一中2009届高三语文月考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在第Ⅱ卷的密封线内。
  2. 将第Ⅰ卷上每小题的答案填写在第Ⅱ卷卷首相应的答题栏内,在第Ⅰ卷上答题无效。
  3. 考试结束,只交第Ⅱ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憧憬(chōng)    袅娜(nuó)      愤懑(mèn)   安土重迁(chóng)
  B.宿命(sù) 慰藉(jiè)       棱镜(líng) 夜缒而出(zhuì)
  C.期年(jī)   饿殍(piǎo) 熨帖(yùn) 百舸争流(gě)
  D.铁砧(zhēn) 亵渎(xiè)  窒息(zhì) 果实累累(léi)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战争题材电影《南京!南京!》仅制作费投入就达8000万元。影片还没有开拍,已经被各大媒体炒得满城风雨。
  B.业内虽不乏仁人志士为治理无证生产、市场混乱的问题数十次几上级报告反映,并采取打假行动,但屡试不爽,收效甚微。
  C.五一假期,游园生活成为人们的又一种度假方式,各地新建的几大主题公园以“新、奇、秀”的姿态闪亮登场。
  D.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11月5日,进入环月轨道,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空前绝后的成就。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今年的4月22日是第38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确定这样一个主题,目的是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和行为。
  B.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全面运用人脸识别系统。人们在进入奥运场馆时会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安全人员就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发现各类“危险人物”。
  C.称歌迷为“粉丝”本无恶意,却让人们有意无意地把歌迷当作某种舞台装置似的“物件”,漠视他们也有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D.省统计局最近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去年全省城镇单位从业人数与前年相比增加了50万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因而比前年增长14%。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汶川地震让半个亚洲震动,让整个世界震惊。中国经历的磨难太多,但从没在磨难中倒下;面临灾难,中国展现出坚韧与顽强;珍视生命,中国赢得了全世界的敬意和赞扬。
  B.随着“限塑令”的推行,业内人士交给大家一个鉴别的简单方法:空袋放入水中,下沉的是环保袋,浮在水面的是非环保袋,以此就能区分塑料袋是否符合环保要求。
  C.目前在上海举行的《2008陆家嘴论坛》上,中国股市能否走出过去半年深幅下调的阴影成了与会嘉宾热议的焦点话题之一。
  D.沈从文好用自然界的动物喻人,他描绘翠翠的天真活泼、温柔驯良,“俨然如一只小兽物”,笔间充满喜爱。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是我们这个民族得以安身立命的家园所在。但在全球化文明语境紧锣密鼓的21世纪,汉语教育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一问题的产生,其实质正是汉语教育在世界化文明语境下遭遇挑战的本能反应与理性诉求。经济的发展,技术化的推进,总是伴随着文化的渗透。而语言是首当其冲的防线,也是最后防卫的底线。在九流分派、多元汇聚的世界格局互渗生成进程中,一个民族既要有恢宏博大、兼容世界的气度,也要有一种由本能与理性所促成的坚持自我、保留自我的能力与权利。这里有两个最基本的含义:第一,世界语境中的的“自我”在“他者”的对比下应更加彰显突出;第二,世界化的语境,并不意味着消泯“自我”,相反它是不同文化身份的参与交流,这是一个民族“自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