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7820字。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
  1.每个词语中都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突如奇来        措手不及        人才辈出         蜂涌而来
  B.誓不两立        集思广议        砌磋琢磨         通霄达旦
  C.严加处治        学以至用        积腋成裘         趋炎赴势
  D.长备不懈        翻来复去        天资颖惠         如愿以偿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一个人的性格不是生来具有的,而是由于它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所决定的。
  B.有些人把群众看成阿斗,反而把自己看成是了不起的天才。
  C.水库建成后,即使遇上十天半月不下雨和多年不遇的大旱,庄稼也能保收。
  D.我阅读唐诗、宋词尚且有困难,诗经、楚辞就更看不懂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实词,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这家书店店堂不大,书种不多,但品位甚高,所以我经常光顾。
  B.驾驶机动车,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否则会造成重大后果。
  C.如果不能感受它无与伦比的完美,那只能归咎于自己的迟钝。
  D.依我看,你们出版的这本书编辑体例毫无新意,显得十分陈腐。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B.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的、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C.对灾区人民,首先是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然后就是组织他们搞生产自救。
  D.这部60万字的长篇小说,构思精巧,叙述严密,简直无隙可乘。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并且从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率真而又自然。
  B.不知是曾几何时,报纸书刊杂志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缅怀往事的文章,慨叹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
  C.我们顺利地按照老高头画的那张简图找到了深山中的那位猎手。
  D.他取得成绩的关键在于他善于动员和启发同学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连续几个月埋首于砖块般的典籍中之后,          我知道,这是不同于案头年龄的另一种年龄在捣乱了。
  A.满心满眼满耳都会突涌起向长天大地释放自己的渴念,随之而来,从小就习惯于在山路上奔跑的双脚便会默默地反抗。
  B.从小就习惯于在山路上奔跑的双脚便会默默地反抗,随之而来,满心满眼满耳都会突涌起向长天大地释放自己的渴念。
  C.从小就习惯于在山路上奔跑的双脚便会默默地反抗,满心满眼满耳都会突涌起向长天大地释放自己的渴念。
  D.随之而来,满心满眼满耳都会突涌起向长天大地释放自己的渴念,从小就习惯于在山路上奔跑的双脚便会默默地反抗。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二十四史”是24种纪传体断代史书的合称,自《史记》起,至《明史》止,宋人司马光等所编的《资治通鉴》不在其中。
  B.《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顶峰。全书共120回,前80回为曹雪芹所作,后40回一般认为是刘鹗续写。
  C.《三言》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老残游记》、《官场现形记》、《儒林外史》和《孽海花》。
  D.《少年维持之烦恼》、《唐璜》、《钦差大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