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0140字。黄石三中2005-200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形骸(hi)    畏葸(sī)     蛮横(hng)     陈抟老祖(tun)
  B、朱拓(tu)    目眦(z)     孱头(cn)    或棹孤舟(zho)
  C、喁喁(y)     修禊(x)     监生(jin)   度长絜大(xi)
  D、氓隶(mng)   枭雄(xiāo)   吮吸(yǔn)    流觞曲水(shā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逡巡      瞋目      寒喧      牛山濯濯   
  B、歆羡      自栩      窈陷      残羹冷炙
  C、谬种      戮力      踌蹰      礼上往来
  D、孤僻      蹙缩      冠冕      瓮牖绳枢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女人的手指________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②我若为王,我所看见的脸都是谄媚的,________的,见不到一张真实的脸。
  ③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________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谈话内容报告校长——把大意说明一下。
  A、振动    乞求    以至           B、震动    乞求    以致
  C、震动    企求    以至           D、振动    企求    以致
  4、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翠翠,你人乖巧,爷爷笨得很,话说得不温柔,也莫生气,我信口开河,说个笑话给你听。
  B、中国篮球运动员姚明在美国NBA赛场上出色的表现已成为年轻人的美谈,大家弹冠相庆,希望他再接再厉。
  C、李强和王勇在学校里是要好的哥们儿,毕业分手三年了,他们仍然藕断丝连。
  D、别里科夫把自己的一切都装在套子里,这种毫发不爽的做法,使全城的人战战兢兢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是民国国民,民国国民的思想和生活习惯促使我深深地憎恶那一切奴才或奴才相。
  B、不料,3月2 日读到《人民日报》一封读者来信,却使我大大不舒服了一阵。
  C、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其中规定着禁止不准做什么,他才觉得一清二楚。
  D、祖父要她去烧火煮饭,想了一会儿,觉得自己哭得可笑,一个人便回到屋中去。
  6、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天保、傩送兄弟二人同时爱上了十四、五岁清纯质朴的翠翠。
  B、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C、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D、近几年,二诸葛耳闻目睹,那些算命、看相、择吉、排八字……等迷信行当,又时兴起来。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说“春秋”是由鲁国国史《春秋》而得名。徐连城在《文史哲》第三期著文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春秋”作为时代称谓,是由战国时人命名的,确立于西汉。
  春秋以前是以族名、国都名、王朝名三者合一来命名时代的,战国人继续使用前人关于夏、商、周三代的名称,但其历史年代学的观点略有变化,在命名新的历史时代时有了自己的特点。一方面,自周王室东迁后,诸侯国林立,大国争霸的战争不休,周王室已无力控制诸侯,相反却常有求于大国。显然,仍以族、地、王朝三名合一的年代学命名已失去意义。另一方面,战国是个思想活跃、百家争鸣的时代,战国人发展了春秋时已有的“天命靡常”的观点,命名当世为“战国”;又根据西周以后诸侯国林立,各国国史均名曰《春秋》,称这段历史时期为“春秋”。两汉时,人们继承了战国时人对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