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小题,约6930字。
浙江慈溪市第六区域2008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28分)
1、下列加点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恣睢(suī) 豁然贯通(huò) 狡黠(xiá) 嗤笑(chī)
B、拮据(jū) 味同嚼蜡(jué) 褴褛(lán) 抽噎(yē)
C、诘难(jié) 吹毛求疵(chī) 腆着(tiǎn) 星宿(xiù)
D、灵柩(jiù) 廓然无累(guō) 亵渎(xiè) 发窘(jiǒng)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A、悉以咨之/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B、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瞻前顾后
C、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为人知 D、以其境过清/属予作文以记之
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
A、红妆素裹 润如油膏 格物致知 涕泗横流
B、根深蒂固 温声细语 不二法门 强恬不舍
C、孜孜不卷 敬业乐群 恪守尽职 断章取义
D、恼羞成怒 迷留之际 重蹈覆辙 媚上欺下
4、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 、“说得好”!陈毅满意地挥了一下手,回转过身子,把手臂搭在聂卫平肩膀上。“发展围棋事业,赶超日本,要靠你们这一代呀!”
B 、电视剧《水浒传》标明原作者为施耐庵、罗贯中,引起许多观众的疑惑:《水浒传》的作者不是施耐庵吗?怎么又多出个罗贯中?
C 、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型建筑材料、生物医药……,这些新兴产业在中国的“硅谷”勃发着无限生机与活力。
D 、是否引导学生攻读原著?是当前大学人文基础学科(文、史、哲)教育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5、抄写下列诗句,力求工整、美观。(2分)
鸡声茅月店,人迹板桥霜。
6、根据课文内容,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2分)
A、《沁园春 雪》这首词画面雄伟壮阔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极为传神地把冰封雪盖的群山高原写活了,化静为动,使之生机勃勃。“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点明了主旨。
B、《雨说》郑愁予是中国台湾诗人,全诗的叙述主角是“雨”,它象征着一位为大地带来春天、为儿童带来欢笑的爱的使者。作者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塑造这一形象的。
C、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史记》被毛泽东赞誉为“史家之决唱 ,无韵之《离骚》”。“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一句既表达陈胜对封建等级制度的强烈不满,又表明其敢想敢干当家做主的远大抱负。
D、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这篇演讲稿文中用了大量的事实和道理论据论证了“敬业与乐业”这一中心论点。
7、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2分)
A、有无扎实的知识基础,是进一步搞好学习的前提。
B、每一个有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