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550字。
  16、云南的歌会
  公开课教案
  授课者:吴晓芳
  授课时间:第13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引导学生赏析品味文中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及精彩的语言。
  2、过程和方法;从整体把握文章框架,能准确说出文中三个歌唱场面的内容与特点。
  3、情感和态度:感受作者笔下美好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民俗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三个歌唱场面的描绘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
  三、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环境描写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
  四、教学设想:
  本文用两个课时完成。按照“整体感悟——研读探究——拓展延伸”三步教学,注重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致力打开学生思路、激活其思维。第二课时力求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资源和网络资源,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索精神,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从而领悟课文的写作手法,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五、教学时数:二课时
  六、教具准备:课件
  七、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二)导入
  (图片欣赏)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云南是聚居了最多少数民族的身份。他们能歌善舞,以此来赞美自己的生活,他们经常以唱歌的形式聚集在一起,或者倾诉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慕、或者歌唱激发劳动热情、或者表达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
  今天我们随着文学大师沈从文的抒情美妙笔触一起领略云南民歌的风采。
  1、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三)听课文录音范读,全班齐读
  (四)理清文章脉络
  (板书)明确:课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总写对云南的感受和认识,引起下文的叙述。
  第二部分(2—3)描写山野对歌。         
  第三部分(4)描写山路漫歌。
  第四部分(5)描写村寨传歌。
  (五)再次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哪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每个场面各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
  明确:(板书)山野对歌——对歌具有对抗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
  山路漫歌——这是即兴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
  村寨传歌——这是一次民歌的展览,是一间传授民歌的课堂。场面宏伟,气势壮观。
  2、学生复述文中描绘的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 
  学生自评、互评。  
  (六)小结 
  这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从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我们要反复品读,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