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910个字。
  佛山顺德容桂实验学校2008年初三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说明:
  1. 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五大题,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本试卷高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3. 本试卷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在答题上作答,不能答在试卷上。
  4. 其事项见答题。
  第I卷(选择题共20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8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自诩(yǔ)锲而不舍(qiè)          B.狡黠(jié)     抽噎(yè)
  C.岿然不动(kuī)     停滞(zhì)              D.譬如(pì)      提防(tí)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根深帝固同舟共济B.指手划脚张冠李戴
  C.相形见拙无动于中D.偃旗息鼓望文生义
  3..下面各句没有语病的是(    )
  A、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充分作用。
  B、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导异常常浮现在我眼前。
  C、是否刻苦学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条件。
  D、实现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
  A. 这些豆蔻年华的小伙子,也许在没有喝酒前想也不敢想能干出这些伤天害理的事。
  B. 春节晚会上残疾人表演的《千手观音》,令人叹为观止。
  C. 李东真的别出心裁,制作的航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D.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是2008年举世瞩目的大事之一。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2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5.下面句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A.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B.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C.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6.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適戍:强迫去戍边。B.等死:坐等死亡。
  C.指意:意图。D.惊恐:又惊奇,又害怕。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陈胜、吴广乃谋日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③家祭无忘告乃翁④失败乃成功之母
  A.①和③相同,②和④相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③不同,②和④相同。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8.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爱士卒,楚人怜之吴广以为然
  A.(项燕)爱护士兵,楚国人都爱怜他吴广认为陈胜说得对
  B.(项燕)爱护士兵,楚国人都爱怜他吴广认为应该这样
  C.(项燕)爱护士兵,楚国人都可怜他吴广认为应该这样
  D.(项燕)爱护士兵,楚国人都可怜他吴广认为陈胜说得对
  9.对文意的叙说,错误的一项是(    )
  A.朝廷征召穷苦百姓去镇守渔阳,陈胜、吴广都被编在征发的队伍里,因大雨,道路不通,九百人都被滞留在大泽乡,以致不能如期到达渔阳。
  B.秦法规定,戍边的人如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一律要砍头。陈胜、吴广都在砍头之列。
  C.陈胜认为,秦朝应当继承皇位的是扶苏。但扶苏竟被他弟弟二世杀死了。陈胜和吴广商议,决定冒充是扶苏和项燕的部下,带领九百戍边之人起义反秦。
  D.为了给起义作舆论准备,陈胜、吴广做了两件事,一是“置书鱼腹”,二是“篝火狐鸣”,结果士卒们在夜里都惊恐害怕,到了天明,人人到处议论,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不敢和他当面交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