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960字。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主备   徐伟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五篇课文,以战争为主题组元,内容上兼有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两个方面,文体上以叙事性作品为主。情景各异,又惊心动魂,一定能激起同学们的阅读兴趣。
  毛泽东的《新闻两则》高屋建瓴,气势磅礴。
  孙犁的《芦花荡》讲述了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苏联作家西蒙诺夫战地通讯《蜡烛》赞美的是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战斗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人民的深厚感情。
  法国人文主义作家雨果通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愤怒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和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敬重。
  美国华裔作家聂华苓借《亲爱的爸爸妈妈》再现被残杀着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动,反衬出法西斯的残酷.并向全人类提出警示: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二、学习目标
  1. 要结合记叙要素的知识,指导学生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事件。 
  2.要深入探究人物的思想性格。要指导学生养成阅读中思考的习惯,不断地问一个为什么,以加深理解。 
  3. 要运用假设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4. 培养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建议
  本单元所选的文章主要是叙事性作品,在学习时,首先要复习巩固记叙的六要素知识,并注意把握不同文体的结构特点:如学习新闻,就要首先理解新闻的六要素及新闻结构的五个部分。学习小说就要明确小说的三要素。这样才有助于在学习中把握文章脉络,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其次,要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进行默读,并注意默读的速度和质量。
  本单元拟用11课时完成.
  四、课时安排
  1.《新闻二则》----------------------------------------2课时
  2.《芦花荡》----------------------------------2课时
  3.《蜡烛》--------------------------------1课时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1课时
  5.《亲爱的爸爸妈妈》----------------------------1课时
  6. 复习课 --------------------------------------2课时
  7. 检测课-------------------------------------2课时
  第1-2课时
  一、课题:《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二、课型:讲读课
  三、学习目标
  1. 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2. 了解新闻特点,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知识。(重点) 
  3. 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重点)  
  四、教学方法
  要素分析法。明确新闻的要素及结构,抓住关键字句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配乐朗诵毛主席所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声情并茂地导入课文)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一篇新闻,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二)整体感知 
  1. 教师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2. 教师检查预习字词情况,布置思考题。(完成同步与探究的自主性学习部分) 
  3. 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4. 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新闻的要素) 
  5. 精读课文(可分读、齐读),具体说说新闻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道,为什么? 
  学生读课文后,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3个思考题分别针对新闻结构的三部分:标题、导语、主体) 
  (三)教师导学 
  (讨论了以上三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1. 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标题。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导语。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主体。 
  2. 新闻的要素也是记叙的要素,只要把记叙的六个要素变成六个问题,阅读的时候注意这六点,养成留意要素的习惯,再读其他叙事性作品也就容易把握内容了。 
  (四)合作探究 
  1. 阅读这则新闻后,你以为新闻具有怎样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2.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3. 讨论后明确: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