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700个字。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山东淄博侯庄中学周慧
教学目标
1.读课文,总结积累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2.反复朗读课文体会邹忌进谏的技巧,体会古代志士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谏的思想,理解古代明君勇于纳谏的大度胸怀。
3.理读课文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4.反复诵读中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的领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贵在自知。”齐国的谋臣邹忌就是这样一位贤人。他是一位美男子。但与徐公相比却还不及,妻子偏爱他,妾怕他,客人有求于他,都说他比徐公美。邹忌由此联想到什么?他是如何做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寻找答案。
二、解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讽:讽谏,即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封建社会,皇权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伍子胥赐剑自刎,比干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然而,邹忌却敢于劝说齐威王要从谏如流,他凭借的正是一个“讽”字,一种聪明巧妙的劝谏办法。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借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谋士淳于髡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三、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昳()丽 朝() 服衣冠() 窥()镜 期()年 朝()于齐 间()进
2. 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邹忌讽齐王纳谏(讽: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劝告或指责。谏:臣子向国君提出的意见。)
能谤讥于市朝 (公开指出。谤,公开地指责,没有贬义;讥,微言讽刺。注意区别:诽,背地里议论、嘀咕)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指责)
上书谏寡人者(信函,亦泛指文书、文件。这里指奏章)
期年之后(期,一周年叫期年;一整月叫期月)
3.词类活用:
①朝服衣冠 (朝,名词作状语;服,名词作动词)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作状语)
④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使动用法)
4.一词多义
①修
a.乃重修岳阳楼(兴建,建造)
b.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整治)
c.雨村便急忙修书(撰写)
d.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
②朝
a.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上朝
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朝拜
c.于是入朝见威王《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朝廷
d.朝服衣冠《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早晨(zhāo)
③孰
a.我与城北徐公孰美代词,谁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同“熟”,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