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高二月考试卷讲评课件,36张,逐题讲评,要点突出,作文另外有课件(“享受话题”)。附带试卷和答案。高二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卷
  命题人:河北滦县一中      刘东民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周公吐哺    信誓旦旦     纤纤素手     苍海一粟
  B.乘彼垝垣    匪来冒丝     夙兴夜寐     春意斓珊
  C.渐车惟裳    中流坻柱     搔首踟蹰     正襟危坐
  D.豆蔻年华    葳蕤生光     蹑履相迎     视同仇雠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 学习要勇于______不断创造,才能有所成就。
  ② 他表示一定好好交待问题,认罪______,重新做人。
  ③ 班主任______学生信件的做法是不合道理的。
  ④ 市长来我校______,提出了要消除安全隐患,大力进行安全教育的建议。
  A.质疑   服法  扣压  考察    B.置疑   服法   扣押    考察
  C.质疑   伏法  扣押  考查    D.置疑   伏法   扣压    考查
  3.下列名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提高质量对任何一种产品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产品的质量与广大群众的利益休戚相关。
  B.在这次会上,他们摆出了大量事实,证明了对方那些所谓“意见”无稽之谈。
  C.文章生动细腻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神态和动作。倾注了强烈的爱憎感情,读来楚楚动人。
  D.这个装修公司的施工队确实不一般,无论什么样的房屋,经他们一装修,都能蓬荜生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2008年春季开学以来,四川省因为乱收费而被免职的中小学校长达25名,在社会上反响很大。
  B.什么样的大学生,用人单位最受欢迎呢?调查结果表明:个人综合素质高,沟通能力强,有敬业精神的大学生更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C.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8年年度人物”评选继续通过网络投票或邮寄,在候选人当中,推选出观众心目中的2008年“感动中国”的代表人物。
  D.我们要努力克服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学习方法,进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诗、乐、舞
  原始人类既唱歌就必跳舞,既跳舞就必唱歌。所以Botocudo民族表示歌舞只有一个字。近代欧洲文Ballad(民歌)一字也兼含歌舞二义。抒情诗则沿用希腊文Lyric,原义是说弹Lyre琴时所唱的歌。依阮元说,《诗经》的“颂”原训“舞容”颂诗是歌舞的混合,痕迹也很显然。晋周惕也说“风雅颂以音别”。汉魏乐府有“鼓吹”、“横吹”、“清商”等名,都是以乐调命名诗篇。
  诗乐舞这三个成分中分立最早的大概是跳舞。《诗经》的诗大半都是有乐的,但有舞的除颂之外似不多。颂的舞已经过朝廷乐官的形式化不复是原始跳舞的面目。楚辞《九歌》之类为祭神曲,诗乐舞仍相连。汉人乐府,诗词仍与乐调相伴,“舞曲歌词”则独立自从一类。
  就诗与乐的关系说,中国旧有“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的分别。“徒歌”完全在人声中见出音乐,“乐歌”则歌声与乐器相应。“徒歌”原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声音的曲折随情感的起伏与手舞足蹈诸姿势相似;乐歌则意识到节奏音阶的关系,而要把这种关系用乐器的声音表出,对于自然节奏须多少加以形式化。最原始的伴歌的乐器大概都像澳洲土人歌中指挥者所执的棍棒和妇女所敲的袋鼠皮,都极简单,用意只在点明节奏。《吕氏春秋•古乐》篇有“葛天氏之乐,三人掺牛尾投足以歌八阂”之说,与澳洲土人风俗很相似。
  诗乐舞原来是混合的,它们的共同命脉是节奏。后来三种艺术分化,诗歌尽量向文字意义方面发展,于是就成一门独立的艺术了。
  5.下面可作“分立最早的大概是跳舞”的依据的一组是  
  ①《诗经》的风、雅
  ②《诗经》的颂诗
  ③《楚辞》九歌
  ④汉人乐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抒情诗一词在欧洲,其原义是指一种有乐器伴奏的歌曲。
  B.汉魏乐府的“鼓吹”、“清商”等,既是乐曲名,也是诗篇名。
  C.乐府诗还不像唐宋诗那样是一门独立于音乐舞蹈之外的语言艺术。
  D.古代的“歌”与“谣”的区别在于前者有音乐而后者没音乐。
  7.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里的“颂”,是一种由舞曲发展起来的诗歌。
  B.中国旧有徒歌与乐歌的区别,征歌理应出现在乐歌之前。
  C.现在乐队指挥用的小棒,也许带有原始的伴歌乐器的痕迹。
  D.诗歌、音乐、跳舞在中国古代原来也是一种混合艺术。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黄州快哉亭记(节选)      苏  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鹜,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