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高考试题例析文言文各知识点阅读复习备考
分类:
语文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213 KB
评级:
时间:
2008/10/28 21:49:39
下载:
本月:1 总计:58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21100字。文言文阅读复习资料
原创:河北 刘建朝
第一节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 高考提示
一、考纲阐释
2007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这条要求中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地方:一是“常见文言实词”,指出了考查范围;二是“在文中的含义”,所给条件。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具体要求,既是考查掌握文言实词知识的情况,又是考查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而不是词典义。要弄清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也就是根据上下文确定该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种义项,这也是一种能力。
所谓“常见文言实词”,从词在运用中出现的频率来讲,主要是常用词和次常用词;从词义的角度看,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凡中学教学中不止一次出现过的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都应算作 考查内容的常见实词;当然也包括一些中学生尚未直接接触到的而传世名篇中却经常出现的实词。
二、试题特点
(一)、常见的实词,据教材附表所列共340个,考试大纲只列120个。但是,从高考题目的实际来看,所考实词并不仅仅限于表中所列的实词。比如,2006年全国卷一和卷二共考查了“善、尚、视、多、匿、意、拜、阿”八个实词,其中只有“善”属于120个实词。2007年全国卷一和卷二共考查了“失、募、祠、挠、讼、暴、谨、诘” 八个实词,均不属于120个实词。而在文言文阅读考查中,除单独命题考查实词外,也在其他考点的考查中有所涉及。如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评价、判断,一些实词词义是否把握仍是一个关键;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否准确翻译句中的实词也是一个关键。
(二)、考查文言实词的题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也有一定的变数。
1、判断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解释是否正确。绝大部分都是三对一错,且重在考查一词多义的辨析,2005、2006、2007年几乎都是如此,再早也是如此。
2、近几年来,几乎全部高考试卷都考查文言实词,今后还将继续考,而且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都会在其中,一词多义是重中之重,出现的频率更高。有时也有“辨别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是否与现代汉语相同”的题。这种要求考查的侧重点则是古今异义的词语。
3、分组比较并判断意义相同或不同的实词组。这种题型将考试文段中的实词和教材中所学实词进行比较,将教学与高考联系在一起,贴近中学语文教材,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的进行。
4、实词考查主观化。这是2006年上海卷采用的形式,也是2006年17套高考试题中唯一一套实词的主观测试题,这种题型“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它要求考生自己动笔解释,其得分难度较大。可以预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2008年中考文言文阅读选编 通用
高考文言文复习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通用
中考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试卷 苏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字、词、句集锦 人教课标版
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103 语文版
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102 人教版
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101 人教版
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100 人教版
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ppt21 通用
文言文复习之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 苏教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