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300字。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
  一、课文阅读训练
  (一)比较《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指出解说不当的一项。答:( )
  A.两位作者都是宋代词坛上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B.两首都是怀古之作,苏词是怀古伤己,辛词则是怀古伤今。
  C.辛词中的“舞榭歌台,风流”是指代繁华和英雄业迹,通过慨叹它“总被雨打风吹去”,表达了“英雄无觅”的愤激之情;“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则表达了赶快建功立业的愿望。
  D.两首词都借景抒情,以议论入词,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抒情几种表达方式。
  (二)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最后用了一个典故,写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样写法的作用是什么?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答:( )
  A.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老,但不忘为国效力。
  B.作者借廉颇虽老还有人想起用的故事,表达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的愤懑心情。
  C.表示今天再也找不到象廉颇这样的大将的痛惜心情。
  D.怀念廉颇,吊古伤今,渲染一种悲壮苍凉的情绪。
  (三)古典诗词讲究炼字,作者往往选择那些最能反映事物特征的字词,表达十分丰富的内容。阅读时须处处留意,字字咀嚼,才能有所得。
  1.《雨霖铃》上阕描写了送别的典型环境。试按要求摘引原文词语作答:
  ①送别的季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送别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送别的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送别时的天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送别的心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送别的表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扬州慢》(包括小序)写景很有特色,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心态等各个角度,选择富有表现力的字眼描绘了金兵劫后扬州凋蔽、残破的图景,抒发了悲怆之情。试将这样的词语找出来,按下面类别摘录:
  ①写视觉形象的:
  ②写听觉形象的:
  ③直抒胸意的:
  (四)借景抒情是古典诗词常见的写法。作者不言情,而情在景中。阅读时首先要准确地理解“景”,然后再进一步弄清从“景”中传达出来的“情”。对下面两句话所表现的“景”与“情”怎样理解才正确?试挑选正确的答案。
  1.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①这句话描绘的“景”是( )
  A.幽静的 B.清凉的 C.凄冷的 D.明丽的
  ②这样的“景”表达的“情”是( )
  A.凄苦的 B.烦恼的 C.恬淡的 D.空虚的
  2.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①这句话描绘的“景”是( )
  A.单调死板的 B.富有生机的 C.赤地千里的 D.荒凉空旷的
  ②这样的“景”表达的“情”是(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