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150字。
08现代文专题复习(诗歌)
苏觉清
中考考点
1.体会作者在诗歌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以及所体现的主观思想情感;
2.品味诗歌精炼含蓄、含义丰厚的语言。能找出诗中用得准确、生动的词语,体味诗人遣词炼句的妙处。
3.把握诗歌节奏,领略诗歌的音乐美。
考试篇目概述:
一、《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阅读训练
1.第1节由街灯写到明星,这是运用联想的艺术手法,由明星想到“有美丽的街市”和“一些物品”,这又是运用想像的创作手法。
2.“/”表示朗读的节奏;下划线表示朗读的重音。下面四组中朗读节奏和重音标示正确的一组是(B)。(3分)
A.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B.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C.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D.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3.想象的东西诗人却说得很肯定,说得似乎确有其事,请说说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3分)
这是由诗的主题决定的。用肯定无疑的说法,就是要表达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坚定追求和赞美,同时也是对黑暗统治下没有自由和幸福的现实生活的坚决否定和抨击。
4.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是没有自由和幸福的,诗中牛郎织女的故事跟传说中的大不一样,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处理?(4分)
因为诗人要表达的是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是没有自由和幸福的,当然不能照搬。引用传说(又何止是传说),又不能拘泥于传说,一切依主题的需要而定。
5.诗的后3节连用四个“定然”和一个“定”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这是绝对肯定的语气,表明了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6.有的同学认为“不信,请看那朵流星”一句中的“朵”字使用不当,应改成“颗”字才准确,你认为呢?为什么?
不应该改动。因为诗中是把“流星”比作花,比喻天上的生活像花朵一样美好,所以用“朵”字更形象生动。
7.本诗表现主题的方法是(B)
A.对现实生活高度概括。 B.运用民间故事曲折的反映生活。
C.运用象征手法。 D.以现实生活做基础,运用民间的素材进行丰富想象。
二、《沁园春 雪》毛泽东
全词分上下两阕。上阕侧重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下阕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历代英雄人物,借评古来论今,表达了对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赞美之情,抒发了诗人的宏伟抱负。通篇将抒情与写景、议论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本诗的结构及主要内容:
这首词有上下两阕:上阕写北国雪景;下阕评论历史人物,结尾于赞颂当代英雄。
上阕重点描绘北方壮丽的雪景,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这阕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北国风光”到“万里雪飘”),概括描写北国的壮丽雪景。
第二层(从“望长城内外”到“欲与天公试比高”),具体描写北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