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00字。
  《故都的秋》教案
  张学勤
  教学目标
  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教学重难点:
  1、加强朗读,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2、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
  教学方法:
  1、美读法。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组织讨论法。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
  1、打出《天净沙•秋思》(一起背诵)
  思考: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体会到这种感情的?
  明确:大家理解得非常好!天涯沦落,秋日思归,情与景在这首词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的确,读一首诗看一幅画,总之,欣赏艺术,常常是通过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领会到某种更深远的东西,而获得美的享受。这种更深远的东西,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对于写景抒情散文来说,作家笔下绝没有单纯的风景,往往是情寄寓于景中,“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时候,要从具体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融入了郁达夫深厚感情的《故都的秋》。我们主要通过1、静静地听;2、深情地读;3、细心地品;4、认真地练四个环节来品味《故都的秋》的美。
  2、简介作者及作品。
  二、静静地听:
  听读配乐朗诵,思考: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描写了哪几幅秋景图?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多次写到南国之秋?(播放情景交融的flash朗读课件)
  明确:1、课文分三个部分: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景物,共有五种景物,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雨后话凉、庭院秋果;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最后作者再一次将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进行对比,并愿意拿寿命去换取北国之秋,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热爱之情。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2、“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雨后话凉、庭院秋果。
  3、写南国的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以这秋的深味在南方“尝不透”,来同非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