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410字。(惠州二模)试卷典例分析
  第二大题、古诗文阅读
  9、文言断句和翻译题
  (1)文言断句题
  1分示例:
  ①孝 宽 深 患 之 乃 遣 谍 人 访 获 道 恒 手 迹 令 善 学 书 者 伪 作 道 恒 与 孝 宽 书 论 归 款 意 又 为 落 烬 烧 迹 若 火 下 书 者 还 令 谍 人 送 于 琛 营
  ②孝 宽 深 患 之 乃 遣 谍 人 访 获 道 恒 手 迹 令 善 学 书 者 伪 作 道 恒 与 孝 宽 书 论 归 款 意 又 为 落 烬 烧 迹 若 火 下 书 者 还 令 谍 人 送 于 琛 营
  分析:语法分析能力不强,看到有动词就断开,对较复杂的宾语理解不到位。
  2分示例:
  ①孝 宽 深 患 之 乃 遣 谍 人 访 获 道 恒 手 迹 令 善 学 书 者 伪 作 道 恒 与 孝 宽 书 论 归 款 意 又 为 落 烬 烧 迹 若 火 下 书 者 还 令 谍 人 送 于 琛 营
  ②孝 宽 深 患 之 乃 遣 谍 人 访 获 道 恒 手 迹 令 善 学 书 者 伪 作 道 恒 与 孝 宽 书 论 归 款 意 又 为 落 烬 烧 迹 若 火 下 书 者 还 令 谍 人 送 于 琛 营
  分析:①对怎样算是一个句子不甚明了,该断不断;②找谓语的意识不够强,不该断而断。
  3分示例:
  孝 宽 深 患 之 乃 遣 谍 人 访 获 道 恒 手 迹 令 善 学 书 者 伪 作 道 恒 与 孝 宽 书 论 归 款 意 又 为 落 烬 烧 迹 若 火 下 书 者 还 令 谍 人 送 于 琛 营
  分析:断错一处,不扣分,故得3分。本次考试断句题得3分的多为此种情况。
  (2)、翻译题
  1、弱冠,属萧宝夤作乱关右,乃诣阙,请为军前驱。(4分)
  A.(0分)弱冠,是萧宝夤作乱的重要地方,所以请求朝廷让他带兵去平定。
  错因:大意不对,“属”、“诣”、“前驱”没翻译出来。
  B.(1分)当宽刚刚加冠成人,当时萧宝夤在关右作乱,于是就上书请示,请求让自己为军队前去探究。
  错因:没有落实重点字词:属、诣、前驱。
  C.(2分)孝宽刚刚成年的时候,正当萧宝夤在边关作乱,于是向上请奏,请求让他同军队前往驱赶。
  错因:没有落实重点字词:诣、前驱。
  D.(3分)等到成年的时候,恰逢萧宝夤在关右造反,孝宽于是朝见朝廷,请求作为军队的先锋。
  错因:没有落实重点字词:诣。
  2、琛得书,果疑道恒,其所欲经略,皆不见用。(3分)
  A.琛拿到书时,于是怀疑道恒,他所想的方法很简单,都没有一点实用性。
  错因:没有落实重点字词“所经略”、“见”,大意不准确。
  B.(1分)段琛得到这书信,果然怀疑道恒,道恒所提的策略,段琛都不取用。
  错因:没有落实重点字词“所经略”、“见”,大意对。
  C.段琛得到这封信,果然怀疑道恒,凡是道恒所想要经过请示的谋略,都不被采用。
  错因:重点字词“所经略”没有落实。
  总体分析:这两道题总共10分,得分大部分是3、4分,最高分是8分,只有几个同学能拿到8分。得分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文言语句的语法结构把握不好,对关键字词的积累不到位,在翻译时没有字字落实的意识。
  10、古诗
  (1)小题
  0分示例:
  例:两首词在结构上都应用了衬托。
  分析:答非所问,将结构与手法混淆。
  例:字数一样,行文分句分段一样,都是通过虚写景物,表达诗人感情,同样都写记忆中的江南。
  分析:对本题题目要求理解错误,并没有答前两句的结构特点而是理解成两首诗的共同特点。
  1分示例:
  例:结构上总起作用,点明全诗的内容。
  分析:答到结构上的共同特点,但没有分别作具体分析。
  例:这两首诗前两句都是起统领作用,后面的诗句都是具体分写,都点明了地点、对象,为下文作铺垫。
  分析:答案前部分答到结构上的共同点,但后部分的分析同样笼统,不具体。
  2分示例:
  例:开头两句引出下文,总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