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4100字。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石桥中学高2010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 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30分)
  一、(12分,每题3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渌水(lu)      苗裔(yì)     静女其姝((shū)    修我矛戟(jǐ)
  B、箱奁(lián)       机杼(shū)    屡见不鲜(xiǎn)   石穴罅(xià)
  C、踯躅(zhí)       擢(zhuó)升   乘彼跪(wěi)垣    贻我彤(tōng)管
  D、衣衿(jīn)       赍钱(lài)     逡巡(qūn)        渐车帷裳(jiàn)
  2.下列选项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慷概    羁鸟      美人迟幕       坚如磐石
  B  譬如    贿赂      同仇敌忾       夙兴夜寐
  C  荆棘    钟磬      其黄而殒       催眉折腰  
  D  臆断    寂莫      沦落天涯       三顾矛庐
  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她们两人婚前信誓旦旦,婚后却同床异梦,变化真快。
  B、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对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怀疑什么呢?
  C、这是什么果子?没见过。咬一口,索然无味,扔掉了。
  D、《迢迢牵牛星》这首诗五句十行,层层深入,一气呵成,哀婉动人。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B.李白和杜甫分别代表了唐代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在风格上,李白的诗清新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C.柳永和苏轼均是北宋词人,在北宋,柳永代表了婉约派的最高水平,而苏轼则开创了豪放一派。
  D.“三曹”是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其中以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以苏轼的文学成就最高。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太空行走
  在地面上,行走是指用双腿克服地球引力,轮流迈步,从一处地面走向另一处地面。但在太空轨道飞行的失重环境中,失重将行走的概念完全搞乱了。在航天器密封座舱中行走,只要用脚、手或身体任何部位触一下舱壁或任何固定的物体,借助反作用力,就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座舱里充满空气,划动四肢也可前进,因此行走范围是立体的。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大量工作需要航天员走出密封座舱,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太空是高真空、强辐射和极端温度环境,还有微流星体伤害,必须身着舱外活动航天服以保证生命安全,但也不能立即走出密封座舱,因为还要吸纯氧排氮。由于氧气助燃,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密封座舱中一般不用纯氧,而用以氧、氮为主的混合气体。这样,航天员体内便存在大量的氮。这些氮不像氧和二氧化碳那样会与血红蛋白和缓冲物质起化学作用,而是物理地溶解在血液和脂肪组织中。目前,密封座舱中一般采用与地面相同的1个大气压,即760毫米汞柱,而舱外活动航天服一般采用210毫米汞柱压力。这样,穿上航天服后,体外压力降低,溶解在脂肪组织中的氮便游离出来。由于脂肪组织中的血液供应较差,流动量不大,不能将氮气迅速地通过血液带到肺部排出,因而会在血管内外形成气泡,堵塞血管,形成气胸。这就是减压病。为了防止减压病,必须在出舱前吸纯氧,使体内的氮气逐渐排出。吸纯氧的时间长短,根据密封座舱中氮的含量多少而定。若氮气与地面大气中的比例相同,即占78.09%,则需要吸纯氧3小时。如果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穿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