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520字。说话文学情感
  刘真福
  刘勰《文心雕龙•附会》说:“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这里的“神明”指灵魂。他把文章的构成要素比作人身的各个部分,把“情志”放在文章诸要素的首位,情感对于文章的重要性就像“神明”对于人的重要性一样。古往今来的文学家、文学理论家都对文学情感有过直接或间接的阐发,巧合的是中外文学流派中都有“情感派”,以致我们探讨文学诸元素时无法绕开文学情感这一元素。
  一、文学情感有哪些构成要素?
  情感,人人都有,人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表达,可是真要细究起来,如何给情感下定义、划分类型,情感在文学作品中有怎样的复杂表现,这些问题让我们感觉扑朔迷离、深奥无比。哲学家、心理学家把人类的心理意识活动大略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三大类别(简称为知、情、意)。仅就情感来说,它指人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倾向。它是人对外界事物的一种心理反应,但并非客观的理性的反应,而主观性、评价性的反应。它往往与人的认知活动联系在一起,但又是属于不同的层面:对于一个事物、一个道理,了解了、判断了、思考了,就是认知活动;伴随认知活动,有了态度、倾向,就是情感活动。
  情感是一种非常复杂多变的心理活动,一旦写入文学作品之后,普通情感成为文学情感、审美情感了,就变得更为奇特、丰富、复杂。还是用一个简示图来标明:
  客观事物—→作家情感—→作品情感—→读者情感
  前者客观事物是文学情感产生的基础,后三者是文学情感的不同层面和不同阶段。现在我们可以揣摩文学情感的意义构成:①作家诗人受外界影响而产生,②经过艺术地提纯、强化、升华,③用语言文字表现在作品当中,④为读者所接受。
  二、文学情感有什么特点?有哪些类型?
  先说文学情感的特点。这一话题难以说得全面,只能概而言之。
  1.真挚性。真挚是文学情感的主要特征之一,情之不真不实则不足以感人,矫情是真挚的反面,令读者生厌。
  2.丰富性。情感的丰富,就是有多个层次、多重复杂意味,作品可以表达单一的情感,但不如表达丰富的情感更有艺术魅力。
  3.深刻性。情感深刻才会吸引读者细味、深究,对读者的判断力、感悟力是一种挑战,只有深刻才显得成熟。深刻性还常常与丰富性联系在一起。
  4.强烈性。平时生活中的情感轻如烟、淡如水,时有时无,若隐若现;文学情感强烈而集中,如烈酒,如大火,如山洪,如深海。
  5.细腻性。生活之情粗率、粗砺甚至粗鄙,文学情感经过艺术加工变得细腻,层层剖开,娓娓道来。细腻性常常与丰富性、深刻性联系在一起。
  6.独特性。文学情感的独特性,既指心理感受的奇特、罕有,也指表达的巧妙、独特。只有独特才吸引关注,才给人最深刻的感受。
  7.含蓄性。文学情感的艺术化要诀之一,就是让情感变得深隐、含蓄、节制,不张露,太露则显得浅而轻浮。含蓄性常常与深刻性联系在一起。当然提倡含蓄性并不排斥明朗性和强烈性,各有所长,各显精彩。
  其次说文学情感的类型。文学情感是丰富复杂而多变的,很难准确地作类别的划分,不过为着探究的需要,还是有必要细分一下。
  1.亲切感。是作者对读者敞开胸怀表达的一种情感,与读者的心灵沟通的距离最近,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被引导、被感染。
  2.欣悦感。是作者精神最放松状态下的一种情感,属于一种优美的情感,不是生活中普通的高兴、喜悦的心情,而是文学化、审美化的情感。
  3.爱慕感。是由向往、思念、渴求的意念产生的一种情感,在文学作品中最常见到,具有迷人的魅力,易于引起读者“设身处地”的心理反应。
  4.豪放感。是一种既爽快而浪漫的情感,产生于性格外向、胸怀开阔、心情轻松的作家诗人的作品中,这种作品通常属于抒情文学,它也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标志之一。
  5.崇敬感。是由人物的优秀品质、奇才异能,或由大自然的壮美无比而引起的一种折服的情感,能提升作者和读者的精神境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