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9道题,约7250个字。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城关片区九年级语文科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50 分)
  第一部分听说能力(15分)
  一、听录音,完成1-6题。(15分)(请注意:1-3题读一遍,4-6题读两遍)
  1. 下面词语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A.陨落B.悖论C.坦荡如砥D.肆无忌惮
  2. 听下面一句话,话中“粗糙”的意思是()
  A.不平整、不光滑B.粗心大意C.语言缺少提炼
  3. 听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请问:这位个导演幽默而得体的回答的意思是什么?
  4. 听下面一篇报道,这篇报道的目的是什么?
  5. 听下面一则新闻,回答问题。
  (1)到此次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为止,漳州已举办几届这样的盛会?
  (2)此次盛会也将同期举行什么订货会?
  6.请根据下面设置的情景,回答问题。
  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15分)
  二、积累与运用。(15分)
  7、按要求填空(以回答正确的5道题计分。)(10分)
  (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春蚕到死丝方尽,。,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3)(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咏而归。”
  (4)《约客》中表现诗人孤灯独坐、心情寂寥的诗句是,。(5)《秋水》一文中描写黄河雄壮开阔的句子是:,
  。
  (6)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当“生”和“义”不能两全时,我们应当像孟子所说的那样,“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7)“,”晏殊见春花凋谢,燕子归来,心中不禁产生了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
  8、扇是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也广泛地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请根据提示写出各段文字所描述的相关人物或故事。(5分)
  (1)他“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执纨扇”,曾在“攻取零陵”、“收降姜维”、“骂死王朗”等多次战役中,充分利用“羽扇纶巾”的既定形象,对敌军施以心理战术,从而出奇制胜。------他就是“        ”(另写一个故事)的        (人名);
  (2)在酷热难耐的天气里,杨志一行正在黄泥冈松林中休憩,突然听到了一个汉子的歌声:“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上述情景出现在“         ”这一大家熟悉的故事情节中。
  (3)经历了借扇、骗扇、失扇、得扇的曲折过程,他终于取得宝扇,此扇一扇熄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连扇49下后,火焰山的烈火终于被扑灭,师徒四人得以继续前行。------这就是     (人名)“      ”的故事。
  第三部分阅读能力(50分)
  三、阅读理解能力(5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9--15题。(16分)
  黄山绝壁松
  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
  黄山之松布满黄山。由深深的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可是我说的松只是山上的松。
  山上有名气的松树颇多,如迎客松、望客松、黑虎松、连理松等等,都是游客们争相拍照的对象。但我说的不是这些名松,而是那些生在极顶和绝壁上不知名的野松。
  黄山全是石峰。裸露的巨石侧立千仞,光秃秃没有土壤,尤其那些极高的地方,天寒风疾,草木不生,苍鹰也不去那里,一棵棵松树却破石而出,伸展着优美而碧绿的长臂,显示其独具的气质。世人赞叹它们独绝的姿容,很少去想在终年的烈日下或寒飙中,它们是怎样存活和生长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