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五大题,约7550字。福鼎三中2008-2009学年(上)高二年级期中测试
  语 文 试 题
  福鼎三中   穆 梓
  一、外国诗歌鉴赏(共2题,6分)
  阅读莱蒙托夫的《帆》,回答题目。
  在那大海上淡蓝色的云雾中,
  有一片孤帆儿在闪耀着白光!……
  它寻求什么,在遥远的异地?
  它抛下什么,在可爱的故乡?……
  波涛在汹涌——海风在呼啸,
  桅杆弓起了腰轧轧在作响……
  唉!它不是在寻求什么幸福,
  也不是逃避幸福而奔向他方!
  下面是比蓝天还要清澄的碧波,
  上面是金黄色的灿烂的阳光……
  而它,不安的,在祈求着风暴,
  仿佛是在风暴中才有安详。
  1.从题目上看本是一首           诗,诗中运用了          和            艺术手法。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一节写远景,诗人用极简练的笔触勾画了一幅大海孤帆的动人情景,然后用两个充满感情色彩的疑问句勾起读者对“帆”的探究欲望。
  B. 第二节写近景,把帆船与风浪搏斗的情景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然后又用两个感慨万端的否定句把读者的思绪引向深入。
  C. 第三节近乎特写镜头。一上一下,突出了“帆”与周围环境的巨大反差,从而强调发“帆”执着地祈求风暴的叛逆性格。
  D. 全诗一共三节,每一节都是前两句抒情,后两句写景。大海上这只孤独的白帆,其实正是诗人那骚动不安的心灵的象征。
  二、文言基础及阅读(3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完成3-5题(20分)
  ⑴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亡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
  ⑵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