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8张。介绍孔子其人、孔子思想,后人评价;《论语》其书及其体例,教材核心内容,有配套教案,约2250字。
孔子和《论语》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生平与孔子思想,了解后人对孔子不同评价
2、了解《论语》体例及内容
3、了解《<论语>选读》核心内容
教学重难点
孔子思想的核心
教学流程
关于孔子
一、导入
删诗书,定礼乐,创儒学,传经艺,师表万世
赞周礼,写春秋,立杏坛,育才德,桃李三千
孔子的功绩:删《诗经》《尚书》,定《礼记》《乐记》,修《春秋》,以传先王之道。
孔子的教育: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孔子世家》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998年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
二、孔子的家世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三、孔子其人
孔子是一个志在报国、无人重用的闲人,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也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
四、孔子思想核心
德治主义:德化社会——礼德化人生——仁
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主义,他执著地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德化社会的最高标准是“礼”,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仁”。如何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句话说,“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之为“忠”,即“尽己为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实行仁的方法)。
五、弟子心中的老师
颜渊: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孔夫子的道理,越仰望越显得高远,越研钻它越显得坚固,看它好像在前面,一忽又像在后面ⅵ夫子循着次序一步步诱道我;先教我博学文章典籍,然后要我以礼约束自己的行为。我想停止不学了也不可能,已经用尽我的才力,而夫子的道依然卓立在我的面前,我想再追从上去,但总感到无路可追从上去。
子贡: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