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6880字。大庆实验中学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说明:1 试卷分Ⅰ、Ⅱ卷,共21题 2 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搠倒 髭须 彤云 天理昭然 B 泅水 角隅 付莘 义愤填赝 C 案椟 颦蹙 蕴籍 自鸣得意 D 轩榭 毗邻 幅射 感恩带德 2、下列各句中划线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我们双方必须精诚合作,才能闯过难关。 B 我国玩具质量良莠不齐,一些劣质玩具导致儿童受到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 C 李密的《陈情表》,荡气回肠,怎能不令读者动容! D 面对强敌的威胁,该国为了生存下去,只好穷兵黩武,扩军备战。 3、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在公共场所吸烟被多数北京市民视为影响北京空气质量的生活陋习之一。08奥运期间,北京奥运赛场、景点餐厅、公共场所都禁止吸烟。 B 一对夫妻在结婚这天赶到血液中心,一人为四川地震灾区献血200CC。 C 上世纪60年代的英雄式人物,对于我们现在的许多同学已经很邈远、陌生了。 D 一般来说,知识分子眼界比较开阔,富有正义感,民族的荣辱、国家的盛衰往往更能激起他们的报国之情 4、已给出的句子后边,衔接最恰当的一组句子是( ) “悬念教学”相对于“平铺直叙法”“注入法”教学而言_______ A 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而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 B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而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 C 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 D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秩序是一种公共品 在一个共同体或社会中,秩序并不是一种随意达成的状态,而是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形成的特定状态或情势。滕尼斯划分了两类秩序:一类是共同体的秩序,它的产生立足于“意志的协调一致,基本上是建立在和睦的基础之上,并通过习俗和宗教产生和改良”;另一类是社会的秩序,它是“以聚合一起的,联合的选择意志即惯例为基础的,通过政治的立法获得其安全,通过公众舆论而得到其思想的和有意识的解释,即获得自我辩护”。 秩序是在分工和交往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随着它们的变化而调整和变动。对于一个共同体或社会来说,秩序的起源方式可能是多样的,甚至是偶然的。我们可以尝试着用“合作(契约)/强制”和“内部衍生/外部赋予”这两个标准将秩序起源的方式分为四种:内部合作衍生、内部强制形成、外部合作赋予和外部强制赋予。共同体或社会的规模、所处环境等因素促成了这四种秩序起源方式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