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共18张,教案约1610字,说课稿约2460字。
《生命之舟》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习电视解说词的一般知识;(2)、发散思维,提高信息收集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回顾课文、师生互动、设疑解疑、感悟课文;
(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道德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要有在祖国危难时候为祖国排忧解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电视新闻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电视解说词用准确、生动、简明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抗洪录像、歌曲《为了谁》。
教学过程:
一、进入新课
同学们,著名作家魏巍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谁是最可爱的人》,大家知道这“最可爱的人”指的是谁吗?观看抗洪录像。
解放军战士们,在我们的国家、人民有危难时,是他们挺身而出,铸成血肉长城,保卫着我们。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最可爱的人”。
二、创作背景
1998年夏天,我国南方遭遇一场特大洪水的袭击,在这人命关天的紧急时刻,解放军和武警战士,不分昼夜,冒死抢救受灾群众。电视新闻报道了很多抗洪抢险中的动人事迹,本文就是当时一则电视报道的解说词。
三、体裁简介
电视新闻是利用电视传媒工具传播新近发生、发现和变动的事实,以供观众视听的报道。除了一般新闻共有的基本特点外,电视新闻还具有自己的特色。
大家想想,电视新闻与报纸上登载的,广播里播放的,有什么不同?
电视新闻:声画合一
报纸新闻:看
广播新闻:听
优点:声画合一采用时间顺序展开报道大众化口语言简意赅
缺点:对硬件设备要求较高,不易保存和播放。
四、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电视新闻报道的主要事实。
(1998年簰洲湾发生溃口后)解放军和武警战士前往营救被困群众。
2、划分课文段落。
本文可分为导语、主体和结语三部分:
导语:(1—2段)簰洲湾溃口,记者随军开始营救群众。
主体:(3—8段)重点解说战士营救小江珊的惊险场面。
结语:(9—10段) 总结这次营救行动的效果。
3、课文朗读
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一组读导语部分,第二组读同期声,第三、四、五组,读主体部分,第六组读结语部分。
4、课文分析
(1)、说说导语部分交代了些什么内容?
导语交代的新闻时间是:8月1日晚8点20分
导语交代的新闻地点是:湖北嘉鱼簰洲湾
导语交代的新闻人物是:舟桥某旅和公安消防总队官兵
导语交代的新闻事件是:湖北嘉鱼簰洲湾突然发生溃口、奉命赶往现场营救
导语在新闻中的作用是:概括新闻主要事实
③阅读新闻的主体和结语部分,回答问题:
《生命之舟》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体系。 《生命之舟》选自《语文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第二单元第7课,本单元是新闻作品单元,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课是一篇电视解说词,八年级学生初次在课本上接触到的新的体裁,虽然大部分学生已能从电视等途径了解一些事情,但都未能了解电视解说词的特点、真正读懂电视解说词的涵义;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理解电视解说词的一般知识,学会读电视新闻;本课的学习,将为以后通过电视等途径积累知识打下基础,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做准备。
2、说教学目标。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及八年级语文上册的要求,结合本课的重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习电视解说词的一般知识;(2)、发散思维,提高信息收集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回顾课文、师生互动、设疑解疑、感悟课文;(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道德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要有在祖国危难时候为祖国排忧解难的精神。
3、说教材处理。 本文是一则电视解说词,因此结合课文学习电视解说词的一般知识作为本课的重点,进一步运用这些知识分析、理解课文,由于八年级学生初次从课文中学习电视解说词,所以教师必须先向学生就“电视解说词”这一种体裁作简单的知识性介绍,进而指导课文的学习;98洪灾是祖国灾难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后,顺利掌握电视解说词的要素和特点,并初步理解了课文的主题,激发学生要有在祖国危难时候为祖国排忧解难的精神。
二、说教法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讨论、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教是为了不教,根据这一指导思想,结合新课改理念,我在本课教学时,采取导言设境、启发引导、勾画圈点、讨论法、师生互动法等,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本节课的知识。
三、说学法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兴奋剂,为了使学生尽快地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来,我采用了导言设疑法,使学生很快进入到新课的学习状态。《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基于以上几点,我在本课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取小组讨论式研讨理解消息的一般知识及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