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430个字。
通博中学语文初二期中试题2008.11.12
一、积累运用(29分)评分人: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2分)
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滩滩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斑斓,令人目弦。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1)请在后面的横线上写出加点字“脊”字的读音: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改为
2.下面各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杜甫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人民,因此被后人称为人民诗人。
B陆游是北宋末期的爱国诗人。他的作品《游山西村》是一篇清新自然,又富有生活哲理的名篇。
C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以擅长写山水游记著名,他的《记承天寺夜游》是《永州八记》之一。
D孟浩然是宋朝著名山水田园诗人。
3.走近名著。(2分)
《水浒传》精心塑造了一群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如被逼上梁山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拳打镇关西的;劫法场的黑旋风;血溅鸳鸯楼的好汉等。
4.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这首诗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表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B本诗极力渲染诗人困窘的生活状况,目的是为最后两句做铺垫。
和分人:;复核人:
C“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D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对生活的厌倦之情。
5.读列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必须写出两点)(2分)
材料一:王安石《伤仲永》一文中的方仲永,5岁时就认识书写工具,7岁就能指物作诗。邻居家有事常喊他去作诗并给他报酬。其父觉得有利可图,便拉着他到处赚钱,不让其学习,结果到20岁时“泯然众人”。
材料二:据《青年博览》刊载,少年大学生钱某,12岁时就会微积分,被认为是神童,进入合肥科技大学学习。平时,学生们上课,他却在校园里野逛,成绩一落千丈。老师多次劝说仍无进步,后来退学当了油漆工,从此告别神童生涯。
材料三:南北朝时的江淹,少时笃志好学,其诗幽丽精工,《恨赋》、《别赋》脍炙人口,晚年满足安逸生活,再也写不出好文章来,人称“江郎才尽”。
A:
B:
6.口语交际(2分)
两位男士在谈话,其中一位说,在家里妻子不让他抽烟,真难受。他边说边拿出香烟,问旁边的女士:“我抽烟妨碍您吗?”那个女士回答了一句话。请问:这位女士幽默而得体的回答是什么?()
A.嗨,你害人又害己啊!B.看,没见写着“禁止吸烟”?
C.您夫人还没把您管教好吧?D.先生,您像在家里一样好啦!
7.请根据下面设置的情境,回答问题。(2分)
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疯狂的球迷们纷纷为自己的球队呐喊助威,而拥有13亿人口支持的中国男子足球队却只能当世界杯的看客。如果你是一名铁杆球迷,你想对中国队球员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