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7题,约8140字。  福鼎六中2008-2009学年(上)学段考试
  高三语文试题
  (命题人:卓明熙;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6分,每小题3分)
  在蛾子的世界里,有一种蛾子叫“帝王蛾”。
  以帝王来命名一只蛾子,你也许会说,这未免太夸张了吧?不错,如若它仅仅是以其长达几十厘米的双翼赢得了这样的名号,那的确是有夸张之嫌;但是当你知道了它是怎样冲破命运的苛刻设定,艰难地走出恒久的死寂,从而拥有飞翔的快乐时,你就一定会觉得那一顶“帝王”的冠冕真的是非它莫属。
  帝王蛾的幼虫时期是在一个洞口极其狭小的茧子中度过的。当它的生命要发生质的飞跃时,这天定的狭小通道对它来讲无疑成了鬼门关。那娇嫩的身躯必须拼尽全力才可以破茧而出。太多太多的幼虫在往外冲杀的时候力竭身亡,不幸成了“飞翔”这个词的悲壮祭品。
  有人怀了悲悯恻隐之心,企图将那幼虫的生命通道修得宽阔一些。他们拿来剪刀,把茧子洞口剪大。这样一来,茧中的幼虫不必费多大的力气,轻易就从那个牢笼里钻了出来。但是,所有因得到了救助而见到天日的蛾子都不是真正的“帝王蛾”——它们无论如何也飞不起来,只能拖着丧失了飞翔功能的累赘的双翅在地上笨拙地爬行!原来,那“鬼门关”般的狭小茧洞口恰是帮助帝王蛾幼虫两翼成长的关键所在,穿越的时刻,通过用力挤压,血液才能顺利送到蛾翼的组织中去;惟有两翼充血,帝王蛾才能展翅飞翔。人为地将茧洞剪大,蛾子的翼翅就失去充血的机会,生出来的帝王蛾便永远与飞翔绝缘。
  没有谁能够施舍给帝王蛾一双奋飞的翅膀。 
  我们不可能成为统辖他人的帝王,但是我们可以做自己的帝王!不惧怕独自穿越狭长墨黑的隧道,不指望一双怜恤的手送来廉价的资助,将血肉之躯铸成一支英勇无畏的箭镞,带着呼啸的风声,携着永不坠落的梦想,拼尽全去穿透命运设置的重重险阻,义无反顾地射向那寥廓美丽的长天!
  1.下面的表述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    )
  A.帝王蛾冲破了命运的苛刻设定,艰难地拥有飞翔的快乐。
  B.穿越狭长通道,使蛾两翼充血,才让帝王蛾振翅飞翔。
  C.没有得到救助而能见到天日的蛾子一定都能成为真正的帝王蛾。
  D.帝王蛾是靠自己的拼搏越过狭长黑暗的隧道才成功的。
  2.根据原文所提供的有关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中作者认为以“帝王”来命名一只蛾子,未免太夸张。
  B.从洞中极狭小的茧中冲出,是帝王蛾生命中必须闯过的鬼门关。
  C.经人加宽的茧洞是生命通道,较有利于帝王蛾幼虫的生命转化。
  D.文章通过帝王蛾的成长过程告诉我们的是人不能怀有恻隐之心。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3—5题。(9分,每小题3分)
  赵绰字士倬,河东人也。性质直刚毅。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稍以明干见知,为内史中士。隋文帝为丞相,知其清正,引为录事参军。文帝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每有奏谳,正色侃然,渐见礼重。上以盗贼不禁,将重其法,绰进谏曰:“律者天下之大信,其可失乎!”上欣然纳之,因谓曰:“若更有闻见,宜数言之。”迁大理少卿。刑部侍郎辛亶尝衣绯裈①,俗云利官,上以为厌蛊②,将斩之,绰曰:“据法不当死,臣不敢奉诏。”上怒甚,谓曰:“卿异辛亶而不自惜也?”命左仆射高颎将绰斩之。绰曰:“陛下宁可杀臣,不可杀辛亶。”至朝堂,解衣当斩。上使人谓绰曰:“竟如何?”对曰:“执法一心,不敢惜死。”上拂衣入,良久乃释之。明日,谢绰,劳勉之,赐物三百段。时上禁行恶钱,有二人在市以恶钱易好者,武候执以闻,上悉令斩之。绰谏曰:“此人坐当杖,杀之非法。”上曰:“不关卿事。”绰曰:“陛下不以臣愚暗,置在法司,欲妄杀人,岂得不关臣事?”上曰:“撼大木不动者,当退。”对曰:“臣望感天心,何论动木!”上复曰:“啜羹者,热则置之。天子之威,欲相挫邪?”绰拜而益前,呵之不肯退。上遂入。书侍御史柳彧复上奏切谏,上乃止。上以绰有诚直之心,每引入阁中,或遇上与皇后同榻,即呼绰坐,评论得失。
  ——《北史卷七十七•列传第六十五•赵绰》
  [注]①裈(kūn):裤子。②厌蛊:一种用咒符来害人的巫术。
  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     擢:提拔
  B、此人坐当杖,杀之非法           坐:通“座”,座位
  C、知其清正,引为录事参军         引:荐举
  D、啜羹者,热则置之               置:搁置,放下
  4、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是(     )
  A、知其清正,引为录事参军       其信然邪?其梦邪?《祭十二郎文》
  B、此人坐当杖,杀之非法         固疑余之不乐也 《超然台记》
  C、正色侃然,渐见礼重           赏不酬劳,以老见疏 《毛颖传》
  D、绰拜而益前,呵之不肯退       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 《柳子厚墓志铭》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绰初任法官时,就因政绩出色,正气凛然,受到了隋文帝的礼遇尊重;任大理少卿后,更因诚实正直被隋文帝赏识,受到了可以不拘宫廷礼仪的恩遇。
  B、隋文帝因偷盗抢掠难以禁止,想要改变刑法,加重处罚,但赵绰主张法令不可失去,隋文帝欣然接受,并称赞他比自己更有见识,要他以后多多进言。
  C、赵绰极力维护法律的公正,在隋文帝执意要杀一个没犯大罪的官员时,他强行劝谏,几乎招杀身之祸,但即使临刑之际,他仍坚持己见,不惜一死。
  D、隋文帝处置案件往往任由己意,并屡被赵绰的力谏激怒。隋文帝呵斥他,威胁他,甚至于要处死他,但最终都还是认可了赵绰的意见。
  三、(32分)
  6.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对曰:“然。” 
  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