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6道题,约6330个字。
南通市六校联考九年级语文调研试卷
命题:张苹校对:陈建军
本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部分(共26分)
1. 根据拼音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róng huà ,草木méng fā ,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归来,布谷鸟也来了。池塘里,淡淡的荷香邀约浓郁的茉莉花香悄悄地yùn niàng 着夏的滋味。
2. 用古诗文原句填空。(①-④题必做,⑤⑥两题选做一题)(6分)
①晓战随金鼓,。(李白《塞下曲》)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③,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④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⑤面对人生中成功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该有“,”的良好心态。(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原句作答)
⑥我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来赞美人们无私奉献的品格。
3.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2分)【】
A. 钱钟书、杨绛老人的善良和正直,对生、老、病、死的透彻豁达,使人获益匪浅。
B.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群众的消费欲望,原本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C. 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来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好高骛远。
D. 阅读文章遇到“拦路虎”时,要善于运用工具书,千万不能望文生义。
4. 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这篇通讯报道是新华社原驻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记者唐师曾同志,①他在担任首席记者期间,②亲眼目睹了贝鲁特这座昔日闻名遐迩的中东小“巴黎”,③在连年的民族冲突中,被毁坏的城市和街道的衰败景象。④他分析认为要想实现黎巴嫩国家的稳定关键在于阿派领导人能否在清真寺问题上作出让步。
第句,修改意见:
第句,修改意见:
5.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7分)
(一)9月22日国家发改委向全国大中城市发出倡议,每年9月22日鼓励市民少开一天车,提倡多乘用公交、地铁等绿色交通出行。
(二)昨天是世界无车日,也是南通市首个以“绿色交通与健康”为主题的无车日。南通市城区人民路等部分路段实施交通管制,禁止私家车通行。
(三)在世界无车日来临之际,意大利政府宣布今后3年将投入1600多万欧元,发展城市绿色交通基础设施,重点是增建自行车道。
——摘于2007年9月26日《南通日报》
(1)给这三则材料加一个总标题。(2分)
(2)假若你是一位北京市民,长期饱受交通拥堵之苦,请你为解决北京交通拥堵提出几点方案?(写出三点即可)(3分)
(3)请你为南通市首次参与“世界无车日”活动拟一条标语。(2分)
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玉楼春(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①“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其中的“闹”用得尤为精妙,为什么?(2分)
②词的下阕即景抒情,其中“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两句表达作者的情感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