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10字。
  8上简答(备答案) 楚青
  1.《人民英雄纪念碑》
  1)什么顺序写的?
  游览顺序或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的顺序
  2)目的和意义?
  为了纪念1840年以来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从而意识到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并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努力奋斗。 
  3)说说主要八副浮雕的主题.
  2.《读碑》
  1)何种情感?情感悲壮、激昂、深沉、肃穆。
  2)去南泥湾之后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认识有什么新的变化吗?
  先认识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庄严、雄伟、壮观,后认识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付出巨大代价,我们会永远记住他们。
  3)这不能不让人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
  体会到了纪念碑所承载的历史分量的沉重和中华民族为了国家的胜利、人民的幸福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正因为生活来之不易,代价巨大,在灵魂的洗礼之后重新面对熟悉而又好像早已厌倦的生活。自己义不容辞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3.《黄河颂》
  1)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气魄?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诗人从黄河的自然特点、黄河的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方面赞美了黄河的气魄。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2)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什么样的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加,逐步深入。
  3)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成’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伟大的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的法宝。
  4)如何理解黄河’向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             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铁的臂膀’。如此巨人’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4《七根火柴》
  1)你从无名战士的言行中感觉到无名战士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舍身为国,一心为公,对党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
  2)7根火柴的作用和意义?
  线索作用。是用生命保存下来的,是胜利的希望,是战士前进的后勤保障动力,关系到战士的安危革命成败。
  3) 作为21世纪的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实际行动来告慰、缅怀那些先烈们呢?
  我们将按照革命先烈所指引的方向,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精神,争做现代公民,争做时代先锋,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5.《我的“长生果”》 
  1)书为什么是长生果?
  该标题很生动形象地用比喻揭示了书在人生长过程中的作用:滋养心灵,提升心智,丰盈心灵,丰富人生。所以作者觉得自己的人生中书就像长生果一样,给自己带来巨大的作用。
  2)读书和写作有什么关系?
  读书是积累,写作是积累上的创造。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因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借鉴模仿是前提,要写出好作品,需要用心去创造属于自己独特的东西)
  6.《怀疑与学问》
  1)文章的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2)分论点是什么?
  ①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②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第6自然段首句是承上启下的递进复句,精当地概括了前后两个分论点
  3)试找出本文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①事实论据: a.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 b.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 c.听说“腐草为萤”。  d.戴震善问的例子。 ②道理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